第 9 章(1/2)
皇上做事雷厉风行,不出两日就将一件件事暗中安排下去,这其中有不少地方所知不详,少不得还需要和叶景言交接,于是仍打着陪膳的借口时不时便召他进宫。
用膳是真用膳,谈事也是真谈事,知道这其中大概的不外乎就是就是六部中几个大佬,皇上信得过,这些人又老成奸猾,不知皇上怎么和他们说的,只商讨细节,倒不追问叶景言究竟如何知道这么多。
只不过这些人没一个是省油的灯,问的东西都是关键之处,好在最先上马的项目都是叶景言早就谋划多年的,一切应付自如。
几句话下来,大佬们立即就觉察这叶小侯爷真人不露相,别看年纪小,每说一句话却是有真材实料的,话题再一扯远些,更发现叶小侯爷堪称奇才,问什么都能答得上两句,而且有些观念和方法闻所未闻,仔细一琢磨却是大有道理,当下如获至宝,揪着叶景言舍不得放手,要他一一仔细解释。
这朝代不知对应着中国历史上的那一个时期,好多粮食物种还没有流传进来不说,饮食的方式挺单调,宫中膳食又讲究个清淡养生,打着御厨的头衔,也没见着好吃到那里去。
食不知味还能忍,毕竟皇上也是这么吃,都吃了小半辈子了也没啥怨言,叶景言也不好意思抱怨。
但旁边还有几个老头子围着他喋喋不休地追问,并没有秀色可餐也就罢了,一个个的还伸长了脖子抢着说话,恨不能把飞溅的唾沫星子糊叶小侯爷一个满脸,就比较影响食欲了。
几顿不堪其扰的御膳下来,吃得叶小侯爷几乎胃疼。再有人凑过来纠缠不休,叶景言也不含糊,改头换面拿了现代的经典商业案例和基础科学理论怼过去——来呀!快活呀!互相伤害呀!
听得几位重臣一边头大如斗,一边又竖起耳朵,还想知道更多。
不过很多理化知识是空口无凭,实践才是基本,比如知晓了造纸指南针这些方法的工部待郞就顾不上再来纠缠他。叶景言就知道个大概的材料和流程,至于比例和具体的制作工序还得靠他们自己摸索,兵部则沉迷于火药配比和士炉炼钢。
忙活了小半个月,香皂、玻璃饰品、镜子和花露精油之类的第一品成品已经试制成功,按叶景言的提议,这些东西在国内大可以搞一搞饥饿营销,弄个限量版什么的,先把那些贵族纨绔富家千金的钱囊狠狠榨上一笔,待把这些人的钱赚得差不多了,名声雀起之后再逐步推广,走薄利多销的路子,能出口海外输出他国,赚别国的银子就最好不过了。
京城的商铺已经按叶小侯爷的点子开始销买,不出几日果然渐渐打开了销路,虽然还没到风靡一时的地步,但光这几日的流水,对于知道其中成本的几位明白人来说,这其中的暴利足以让人手脚发软,满头冷汗了。
至于拿去贸易能否赚钱这一点,几乎是没人怀疑的了。陛下十分有魄力,立即下旨让户部组建一只远航贸易的船队,准备尝试远洋贸易,当然,这一趟主要为了探路,反正成本也不算大,倒也不大在意亏盈。
二来么,皇上想去找叶景言提到的那些外来的粮食作物才是关键,什么红薯士豆玉米,光听那产量就足够让一向稳重的首辅都红了眼睛,几乎当场失控——这还是叶景言把产量给悄悄减了一半的结果。
当然原始种的产量很可能也没有减半之后这么高,还得农人仔细选种精心培植,花上几年工夫也许才能见到成效。他把这也和皇上说了,皇上倒不是十分在意,即便再减上几分,相对现有的五谷来说也高上太多了。
叶景言其实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除了朝代地名之外,地形江河都和他记忆中的华夏大地一般无二,想来植被分布也是差不多的。他还给这些作物画了详细的图谱和文字备注,到时按图索骥,只要能找到一两样,那就发了。
两年下来除了海运还没有消息,其余诸事上了正轨,叶景言这才得已松了口气,只需三五时的应付一下他们遇到的疑惑,倒也还好。
经过这一桩暗箱操作,皇上待他简直要跟亲儿子差不多,就连几位重臣看他也是无比顺眼,但凡得了什么好东西,有时连自家子孙都轮不着,头一个想着叶小侯爷。
如此这般,才渐渐有了京中那般传言。
叶景言自己并不十分在意,自从这穿越而来的身份在皇上那里过了明路,这一年多以来,原本想做的事也一点点地走上了正途,比他原先的计划还要周到妥帖。他心里再无负担,每日都身轻如燕,自觉走路能带风。如此这般,叶小侯爷就觉得这偌大的一个京城快要装不下他了,很想出去游历一番,体验一下这朝代的风土人情,看一看名山大川,也不枉他平白穿越一回。
算起来简直可怜,叶景言来到这个时代也有十好几年,都只在京城周围转悠,除了京城之内的大街小巷,就是跟他爹去过京畿南北两处大营,随他娘去过寺庙上香,秋狩时去过皇家围场,再就是将军府名下的几个山庄,去过的地方屈指可数,方圆绝对不超过百里。
再不出来逛逛,叶景言都快觉得自己和被圈养的猪没两样了。
他父母都没意见,皇上却是舍不得放他,找了各种各样借口,一会儿他还小,一会儿外面不安全,反正就是不肯放人。
用膳是真用膳,谈事也是真谈事,知道这其中大概的不外乎就是就是六部中几个大佬,皇上信得过,这些人又老成奸猾,不知皇上怎么和他们说的,只商讨细节,倒不追问叶景言究竟如何知道这么多。
只不过这些人没一个是省油的灯,问的东西都是关键之处,好在最先上马的项目都是叶景言早就谋划多年的,一切应付自如。
几句话下来,大佬们立即就觉察这叶小侯爷真人不露相,别看年纪小,每说一句话却是有真材实料的,话题再一扯远些,更发现叶小侯爷堪称奇才,问什么都能答得上两句,而且有些观念和方法闻所未闻,仔细一琢磨却是大有道理,当下如获至宝,揪着叶景言舍不得放手,要他一一仔细解释。
这朝代不知对应着中国历史上的那一个时期,好多粮食物种还没有流传进来不说,饮食的方式挺单调,宫中膳食又讲究个清淡养生,打着御厨的头衔,也没见着好吃到那里去。
食不知味还能忍,毕竟皇上也是这么吃,都吃了小半辈子了也没啥怨言,叶景言也不好意思抱怨。
但旁边还有几个老头子围着他喋喋不休地追问,并没有秀色可餐也就罢了,一个个的还伸长了脖子抢着说话,恨不能把飞溅的唾沫星子糊叶小侯爷一个满脸,就比较影响食欲了。
几顿不堪其扰的御膳下来,吃得叶小侯爷几乎胃疼。再有人凑过来纠缠不休,叶景言也不含糊,改头换面拿了现代的经典商业案例和基础科学理论怼过去——来呀!快活呀!互相伤害呀!
听得几位重臣一边头大如斗,一边又竖起耳朵,还想知道更多。
不过很多理化知识是空口无凭,实践才是基本,比如知晓了造纸指南针这些方法的工部待郞就顾不上再来纠缠他。叶景言就知道个大概的材料和流程,至于比例和具体的制作工序还得靠他们自己摸索,兵部则沉迷于火药配比和士炉炼钢。
忙活了小半个月,香皂、玻璃饰品、镜子和花露精油之类的第一品成品已经试制成功,按叶景言的提议,这些东西在国内大可以搞一搞饥饿营销,弄个限量版什么的,先把那些贵族纨绔富家千金的钱囊狠狠榨上一笔,待把这些人的钱赚得差不多了,名声雀起之后再逐步推广,走薄利多销的路子,能出口海外输出他国,赚别国的银子就最好不过了。
京城的商铺已经按叶小侯爷的点子开始销买,不出几日果然渐渐打开了销路,虽然还没到风靡一时的地步,但光这几日的流水,对于知道其中成本的几位明白人来说,这其中的暴利足以让人手脚发软,满头冷汗了。
至于拿去贸易能否赚钱这一点,几乎是没人怀疑的了。陛下十分有魄力,立即下旨让户部组建一只远航贸易的船队,准备尝试远洋贸易,当然,这一趟主要为了探路,反正成本也不算大,倒也不大在意亏盈。
二来么,皇上想去找叶景言提到的那些外来的粮食作物才是关键,什么红薯士豆玉米,光听那产量就足够让一向稳重的首辅都红了眼睛,几乎当场失控——这还是叶景言把产量给悄悄减了一半的结果。
当然原始种的产量很可能也没有减半之后这么高,还得农人仔细选种精心培植,花上几年工夫也许才能见到成效。他把这也和皇上说了,皇上倒不是十分在意,即便再减上几分,相对现有的五谷来说也高上太多了。
叶景言其实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除了朝代地名之外,地形江河都和他记忆中的华夏大地一般无二,想来植被分布也是差不多的。他还给这些作物画了详细的图谱和文字备注,到时按图索骥,只要能找到一两样,那就发了。
两年下来除了海运还没有消息,其余诸事上了正轨,叶景言这才得已松了口气,只需三五时的应付一下他们遇到的疑惑,倒也还好。
经过这一桩暗箱操作,皇上待他简直要跟亲儿子差不多,就连几位重臣看他也是无比顺眼,但凡得了什么好东西,有时连自家子孙都轮不着,头一个想着叶小侯爷。
如此这般,才渐渐有了京中那般传言。
叶景言自己并不十分在意,自从这穿越而来的身份在皇上那里过了明路,这一年多以来,原本想做的事也一点点地走上了正途,比他原先的计划还要周到妥帖。他心里再无负担,每日都身轻如燕,自觉走路能带风。如此这般,叶小侯爷就觉得这偌大的一个京城快要装不下他了,很想出去游历一番,体验一下这朝代的风土人情,看一看名山大川,也不枉他平白穿越一回。
算起来简直可怜,叶景言来到这个时代也有十好几年,都只在京城周围转悠,除了京城之内的大街小巷,就是跟他爹去过京畿南北两处大营,随他娘去过寺庙上香,秋狩时去过皇家围场,再就是将军府名下的几个山庄,去过的地方屈指可数,方圆绝对不超过百里。
再不出来逛逛,叶景言都快觉得自己和被圈养的猪没两样了。
他父母都没意见,皇上却是舍不得放他,找了各种各样借口,一会儿他还小,一会儿外面不安全,反正就是不肯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