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人都说,徐世杨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但徐世杨自己知道自家的事,他真不是什么枭雄,至少在过于重视亲情这方面,他离一个合格的枭雄还远得很。

    当初自己在前线跟鞑子拼命,后方自家大伯跟鞑子暗通曲款,时候自己也没杀了大伯出气。

    所以这次徐世杨打定主意,如果徐世松没在战场上直接战死,那么他就不杀徐世松——毕竟徐世松效忠的也是个汉人王朝,而且整个徐家之前都效忠过大周。

    从心理上来说,原谅徐世松比当初饶恕大伯轻松多了。

    只不过,徐世松现在已经没了退路,正如他自己所说,若是投降,他之前所作所为就成了完的笑话,还不如那些一开始就想着投降的人。

    而且,两天前跟着他死亡冲锋的那些战士,该怎么跟他们交代呢?

    “既不杀我,又让我当忠臣?”徐世松笑了:“你打算放了我?那又有什么用,就算放了我,只要大周还没亡,我就得继续跟你打仗,到时候你不还是得杀了我?”

    “就像你说的,我害死的人已经够多了,还是别这么费劲了,赶紧杀了我,咱俩都乐的轻松。”

    “不,我说了我不杀你,那就肯定不会杀你。”徐世杨坚持道:“我确实会放了你,但不是现在,等到我抓到隆道皇帝,彻底灭亡大周之后,如果他愿意,我可以把你们一起释放。”

    “还有文仲,以及那些愿意跟着你们的官员、士兵和民众,到时候给你们在海外划一片山高水远的地方,你们自己建国吧——当然,前提条件是,你们必须成为华夏的属国。”

    徐世松看着徐世杨,一言不发。

    徐世杨与自己堂哥对视,一脸坦然。

    “你不杀前朝宗室?不怕留后患吗?”最后,还是徐世松忍不住问。

    “我可没说一个都不杀,建兴皇帝得接受审判,还有一些倒行逆施的赵氏宗族,我也不会放过他们。”徐世杨明确回答:“但是隆道天子,他好歹没有投靠鞑子的劣迹,只要他能接受华夏统一的事实,饶他一命也没什么。”

    “至于后患,你们拥有江南的时候无法阻挡我,去偏僻的海外重新建国,又怎么成为我的后患?”

    “而且我不是要你们重建大周,我会以你徐世松的名义,把你册封到海外为王,你愿意把王位让给赵家人,那也随你,只不过华夏不会承认罢了。”

    “怎么样?接受吗?如果你接受,那么你还有机会见到妻儿,也还能为大周继续尽忠,将来青史之上记起你来,估计会评价你为海外孤忠吧?毕竟你存续了大周王朝。”

    “我似乎……没有反对的理由啊。”徐世松最上心的事,就这么几个:

    一是青史之上对自己的评价,这个评价的关键就是自己是否真的忠诚,如果自己能够继续扶保赵氏宗族,哪怕向华夏称臣,哪怕必须去海外建国,那这就都不是问题(实际上以徐世松对赵家人的了解,他觉得大周很快就会提议以称臣为条件议和了)。

    二是世人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徐世松为人所知的军事经历,只有镇压方腊叛乱和与华夏的对抗,前者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毕竟方腊军太弱。

    后者吗,他输的太憋屈了,如果现在死了,哪怕把他评价为忠臣,恐怕也会诟病一下他的军事能力。

    如果还有机会海外建国,他还能拿土人刷一些战绩,向世人表明不是自己太弱,而是对手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