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1793年三月初五,过于谨慎的李井槐终于挪到灵州城下。

    此时,第一战斗群和第二战斗群已经赶过来与他回师,华军一线兵力一下子膨胀到快十万人,野战炮和攻城炮超过三百门!

    如此兵力火力聚集在同一个战场上,这在华军历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

    而且,李井槐通过洗劫沿途所有伪夏村庄的存粮、牲口、种子,以及华军从国内通过一系列小要塞转运过来的粮草弹药,让他拥有充足的补给。

    按照目前的补给存量,就算今后一点都不会再运上来,也足够全军使用十天以上。

    三百门大炮,十万大军,十天时间若是还轰不开灵州的城墙,那炮兵还是都去自裁好了。

    如果党项人之前的撤军是焦土战术的话,那么现在这个战术已经失败了。

    还有什么隐患呢?

    嗯,还有黄河水患。

    灵州就在黄河边上,党项人绝对做得出在上游锁水,然后等华军攻城的时候毁坝防水,以水代兵淹没华军的事。

    虽然现在是冬天,黄河水量不足,而且水面上到处是浮冰,想要锁水,以党项人的工程能力来说实在太困难,但有威胁就是有威胁,前敌参谋部的存在就是要尽量找到这些威胁,然后想办法消弭。

    抵达灵州城下后,李井槐派出大量骑兵,沿着黄河岸向上游机动。

    果然,党项人试图在上游的几个水坝蓄水,只是在冬天做这种工作并不顺利。

    华军轻易驱散了这些上游水坝的党项士兵,并且把水坝控制在自己手里。

    不过,隐患还是存在,因为下游还有很多水坝在兴庆府附近,黄河的特色就是,即使下游的水坝决堤,洪水也有可能向两岸而非更下游蔓延。

    “所以我们不能拖十天。”李井槐对全军命令道“两天之内必须攻克灵州城,然后主力住进城里去!”

    城市有城墙庇护,面对洪水总是比在野外强得多的。

    ……

    实际上,党项人没有以水代兵的计划。

    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冬天做这事的工程量对党项人来说实在太大。

    第二是因为,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现在兴灵一带不仅仅是大夏国的核心领土,也是嵬名家的核心领土,他们若是把灵州附近全淹没了,明年一半嵬名家的附属部落就要吃草了。

    除非绝望一击,到了可以完全不考虑未来的时候,否则只在洪水淹没自己领土的政权就不能算是正常的政权。

    党项人好歹建国快百年了,不至于这点下限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