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孙山很喜欢这四个字,更希望所有的问题,尤其是同胞之间的问题,都可以如此解决。

    他不是什么见不得血的懦夫,恰恰相反,孙山骨子里有野兽的血性,曾在山林之中与豺狼搏杀,也曾对伤害亲人的强盗大开杀戒。

    正因为浴血奋战过,疯狂杀戮过,才更不希望重复那样的惨象。

    宫廷斗争,也并不一定非要在血雨腥风中进行。皇宋立国,陈桥兵变,圣祖爷几乎就是兵不血刃拿下了开封,逼得后周小皇帝让位。在历史上多少次改朝换代之中,这可以说是流血最少的一次了。

    之后呢,不管是圣祖皇帝杯酒释兵权,还是太宗皇帝弟承兄位,哪怕有烛影斧声,金匮之盟这样的争议,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事件。权力纷争,皇位继承,全都是在平稳中完成的。

    那么刘氏还政于天子,本就合情合理的一件事,为什么非要流血死人呢?

    没必要!

    孙山一直是这么想的,所以他能接受王钦若,夏竦的方案,去谋划群臣进谏,却绝对不会支持走兵变一途的八大王。

    可是他发现,事情有些失控了,仅仅从京城禁军装配神臂弓的情况来看,明显地厚此薄彼,拉开各营之间的战力差距,让自己的亲信部队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本来也无可厚非。或许刘娥生出的只是防人之心,而非害人之意。可是结合她最近一系列的动作和表态,这番安排就让人不能不去担心。

    而且接下来,事态的发展越发迅速,也愈显激烈了。

    三月下旬,接替薛奎的权知开封府程琳,公然献上了一幅《武后临朝图》,更有奉拍小人,在奏章中暗示刘娥可以登基称帝,消息传出,百官哗然。

    然而最为刚直的鲁宗道已经去了青州,薛奎也不在。而王曾呢,自从王钦若罢相,他独居相位之后,做起事来就有些束手束脚,似乎怕失去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以前还敢直言进谏,现在只能偶尔规劝一下太后,尽量维持着一团和气。

    剩下的宰执呢?东府里头,吕夷简圆滑,张士逊老实,都把嘴巴闭得紧紧的。而西府之中,曹利用事不关己,张耆本就跟太后穿一条裤子,晏殊是干着急,却人微言轻。

    一共六位宰执,没一个明确出言反对的,下头的人哪还敢说话?

    幸好刘娥还有些分寸,《武后临朝图》没有收下,暗示称帝的奏章也驳了回去。可是没过几天,程琳和那个写奏章的小官,都各自因为一些非常牵强的理由得了封赏。要知道,程琳做权知开封府,那表现可比薛奎差得多了。薛奎不听太后的话,所以在秦州吹风沙;程琳会讨太后欢心,所以官位稳坐,还能捞到封赏。可悲!

    可悲的不是薛奎,而是这个变得畸形无比的官场!

    而陈庭柳受到的触动似乎比孙山更大。

    “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刘娥的权力欲,似乎比原本的历史上膨胀了许多。是受我们的影响?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也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促成王钦若辞相,二是献上了神臂弓。这……这两件事,难道会助长了刘娥的野心吗?”

    或许是因为在官场上混了一段时间,在这个问题上,孙山看得要比陈庭柳清楚一些。

    “神臂弓的确能使当权者受益,确保了她手上的军事实力,甚至能构建出一些优势来。拳头硬了,做起事来自然也硬气得多。至于王钦若的离开……我虽说不通透,却也隐隐感觉到,的确给两府之中带来了一些微妙变化。最明显的便是王曾,开始变得瞻前顾后了。而王曾独相,等于宰相之位一直有一个空缺。吕夷简不想做宰相吗?张士逊不想做宰相吗?曹利用与张耆都是武职,暂且不提,那枢密副使晏殊,也是有机会为相的啊!而这些,都只在太后一念之间。以至于如今两府中人,全都有求于太后。而那无欲无求的鲁宗道,已经给赶出京城了……所以才有现在这个局面吧!”

    陈庭柳用力地往床上一趴,然后喃喃说道:

    “好吧好吧,我确实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发展。所以现在这情形,就是自己闯的祸,自己收拾残局咯?也好!那就别再犹豫了,等下次赵祯再来店里玩的时候,我就把话跟他挑明了!”

    是的,自孙山回京之后,几乎每过半个月,官家赵祯都会微服出宫,到案戏坊里游玩一次,点名让陈庭柳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