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心感谢有话就要说,魂在家里二位的打赏!谢谢大家!
【275】鞍钢宪法
会议室的灯光下,总理严肃的坦言道:“你们遇到的问题很典型,人才短缺是目前我们在各个行业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现阶段,亟待扩张的产能与极小的技术人才基数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不单单是钢铁行业,在所有工业领域,可以预见的是,工程师的缺口今后会越来越大,大约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好转的可能!
目前我们没收的官僚资本钢铁厂在全国范围内共有30家左右,没有一家成规模、成体系。这些小厂当前产能大多是几千吨,能过万就很不错了。目前统计下来,全国包括你们鞍钢在内,技术人员一共只有2500多人,而且目前这些人已经大部分都调动来了鞍钢了。”
听到总理这样说,在场的所有同志才清楚地意识到眼前的人才困境有多大,不管是省里的、市里的、鞍钢的,所有人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这种由满腔爱国情怀转化出的忧国之情,浓浓的像蜜一样,把所有同志们更加紧密的粘在了一起。
鞍钢党委书记戴成忧愤的道:“总理,您别为难,中央说的对!咱们国家这么大,钢铁产能必须及早提上去!有人才咱们要搞,没人才,咱们就硬搞!一边搞一边培养,从工作中训练人才,这就像打仗一样,可以边打边学。”
厂长邵向华点头道:“是,总理您放心,咱们鞍钢眼下已经成立了工人夜校,有基础扫盲班,还有技术培训班,厂里的工程师每天下班后都义务的在夜校给工人和知识青年上课。我在这里表个态,不管中央能不能拨出工程师来,咱们鞍钢的生产计划和二期项目决不会停下来!”
鞍钢的工人代表和技术骨干们都激动了起来,纷纷发言,都拥护厂里的决定。
总理看到大家这样的充满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心,欣慰的道:“中央眼下能给你们的只有编制了,中财委从下个月起提供的三万编制已经交给重工业部了,年底,中央还会再给鞍钢解决一万到两万的编制。另外,我看你们所有参与夜校上课的工程师都很辛苦,白天从天亮忙到天黑,累了一整天还要上课。我代表政务院表个态,从今天起,所有教员都给一份培训津贴,这个钱由中央另外拨给,就不给厂里增加负担了。”
戴书记立刻道:“我代表所有临时教员,谢谢总理的关心!”
总理点点头,转向身边的小强道:“曹小强同志,你对钢铁行业比较熟,你说说你的看法。”
鞍钢会议室里众人立刻把目光落在了曹小强身上,心说总理身边这个小年轻秘书看来是个内行参谋啊,总理居然点名要他发言。
小强对于眼下鞍钢这种啥都不缺,就是缺人才的问题也是头疼得很,一时之间哪里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出来。人才培养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否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买了机器,岂不是都可以工业化了吗?后世的鞍钢在实现大规模工业自动化之后,一个足球场大小的自动化锻压车间里甚至只需要几个工人值班,就那样,占地120平方公里的宏伟厂区中,还需要十几万员工呢!
至于整个冶金工业,后世的国立研究院所可是有整整44个,10个冶金专业的大学和大专院校,33个中专职校,6个在职职工进修中心。可是眼下,除了厂办夜校以外,这些一个都没有……
小强硬着头皮说道:“我知道,很多人都希望国家能够引进苏联专家来帮助我们,可是苏联也很困难,只能我们派出留学生和职工去进修,没法给我们派专家来,而且专家过来的价钱也很贵,划不来的。”
其实小强真正担忧的是技术泄密,和价钱完全扯不上关系,但是不这样说的话,又能怎么说呢?
“另外,咱们的设备并不是从苏联一家引进的,而是491工程冶金工业小组集众家之长进行设计,秘密战线上的同志负责从世界各国引进的,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出发,也不能对外泄密。况且,苏联专家即使来了,面对咱们这种现代化程度很高的设备,也要从头摸索着学起。”
这话说完,在座很多鞍钢的工程师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些设备如此先进,以至于前所未见了。大家都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对于国家的491工程冶金工业小组产生了一种崇拜般的仰慕。
小强接着道:“眼前的所有难题,我们只能依靠主席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克服,在解决困难的同时,锻炼队伍,培养人才。要缓解眼前的困难,只能从管理方法上进行软化解。
鞍钢是咱们国家第一个全系统的集矿山、焦化、炼铁、炼钢、轧钢、机修为一体的超大规模钢铁联合企业,是咱们中国的“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可是咱们和苏联的底子不一样,所以,管理上不能照搬苏联那一套。要有自己的特色。
苏联经过多年发展,人才已经不缺乏了,所以他们搞的那套管理方法,我们称为“马钢宪法”的东西,是“一长制”,依靠少数专家和繁琐的规章制度来管理,这个路子,我坦率的说,完全没有希望,苏联的工厂今后将冗员遍地,效率低下,官僚横行,[他妈的]遍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搞纯粹的二三十年代的那套福特式流水线管理法,而且一成不变的搞下去,那就是死路一条。
相应的,我们应该立足于我们的实际情况,搞我们的“鞍钢宪法”,具体来说,就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小强说完,喝了口水,看到大家反应还不热烈,暗暗叹气。
【275】鞍钢宪法
会议室的灯光下,总理严肃的坦言道:“你们遇到的问题很典型,人才短缺是目前我们在各个行业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现阶段,亟待扩张的产能与极小的技术人才基数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不单单是钢铁行业,在所有工业领域,可以预见的是,工程师的缺口今后会越来越大,大约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好转的可能!
目前我们没收的官僚资本钢铁厂在全国范围内共有30家左右,没有一家成规模、成体系。这些小厂当前产能大多是几千吨,能过万就很不错了。目前统计下来,全国包括你们鞍钢在内,技术人员一共只有2500多人,而且目前这些人已经大部分都调动来了鞍钢了。”
听到总理这样说,在场的所有同志才清楚地意识到眼前的人才困境有多大,不管是省里的、市里的、鞍钢的,所有人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这种由满腔爱国情怀转化出的忧国之情,浓浓的像蜜一样,把所有同志们更加紧密的粘在了一起。
鞍钢党委书记戴成忧愤的道:“总理,您别为难,中央说的对!咱们国家这么大,钢铁产能必须及早提上去!有人才咱们要搞,没人才,咱们就硬搞!一边搞一边培养,从工作中训练人才,这就像打仗一样,可以边打边学。”
厂长邵向华点头道:“是,总理您放心,咱们鞍钢眼下已经成立了工人夜校,有基础扫盲班,还有技术培训班,厂里的工程师每天下班后都义务的在夜校给工人和知识青年上课。我在这里表个态,不管中央能不能拨出工程师来,咱们鞍钢的生产计划和二期项目决不会停下来!”
鞍钢的工人代表和技术骨干们都激动了起来,纷纷发言,都拥护厂里的决定。
总理看到大家这样的充满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心,欣慰的道:“中央眼下能给你们的只有编制了,中财委从下个月起提供的三万编制已经交给重工业部了,年底,中央还会再给鞍钢解决一万到两万的编制。另外,我看你们所有参与夜校上课的工程师都很辛苦,白天从天亮忙到天黑,累了一整天还要上课。我代表政务院表个态,从今天起,所有教员都给一份培训津贴,这个钱由中央另外拨给,就不给厂里增加负担了。”
戴书记立刻道:“我代表所有临时教员,谢谢总理的关心!”
总理点点头,转向身边的小强道:“曹小强同志,你对钢铁行业比较熟,你说说你的看法。”
鞍钢会议室里众人立刻把目光落在了曹小强身上,心说总理身边这个小年轻秘书看来是个内行参谋啊,总理居然点名要他发言。
小强对于眼下鞍钢这种啥都不缺,就是缺人才的问题也是头疼得很,一时之间哪里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出来。人才培养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否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买了机器,岂不是都可以工业化了吗?后世的鞍钢在实现大规模工业自动化之后,一个足球场大小的自动化锻压车间里甚至只需要几个工人值班,就那样,占地120平方公里的宏伟厂区中,还需要十几万员工呢!
至于整个冶金工业,后世的国立研究院所可是有整整44个,10个冶金专业的大学和大专院校,33个中专职校,6个在职职工进修中心。可是眼下,除了厂办夜校以外,这些一个都没有……
小强硬着头皮说道:“我知道,很多人都希望国家能够引进苏联专家来帮助我们,可是苏联也很困难,只能我们派出留学生和职工去进修,没法给我们派专家来,而且专家过来的价钱也很贵,划不来的。”
其实小强真正担忧的是技术泄密,和价钱完全扯不上关系,但是不这样说的话,又能怎么说呢?
“另外,咱们的设备并不是从苏联一家引进的,而是491工程冶金工业小组集众家之长进行设计,秘密战线上的同志负责从世界各国引进的,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出发,也不能对外泄密。况且,苏联专家即使来了,面对咱们这种现代化程度很高的设备,也要从头摸索着学起。”
这话说完,在座很多鞍钢的工程师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些设备如此先进,以至于前所未见了。大家都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对于国家的491工程冶金工业小组产生了一种崇拜般的仰慕。
小强接着道:“眼前的所有难题,我们只能依靠主席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克服,在解决困难的同时,锻炼队伍,培养人才。要缓解眼前的困难,只能从管理方法上进行软化解。
鞍钢是咱们国家第一个全系统的集矿山、焦化、炼铁、炼钢、轧钢、机修为一体的超大规模钢铁联合企业,是咱们中国的“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可是咱们和苏联的底子不一样,所以,管理上不能照搬苏联那一套。要有自己的特色。
苏联经过多年发展,人才已经不缺乏了,所以他们搞的那套管理方法,我们称为“马钢宪法”的东西,是“一长制”,依靠少数专家和繁琐的规章制度来管理,这个路子,我坦率的说,完全没有希望,苏联的工厂今后将冗员遍地,效率低下,官僚横行,[他妈的]遍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搞纯粹的二三十年代的那套福特式流水线管理法,而且一成不变的搞下去,那就是死路一条。
相应的,我们应该立足于我们的实际情况,搞我们的“鞍钢宪法”,具体来说,就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小强说完,喝了口水,看到大家反应还不热烈,暗暗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