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皱起眉头来:“怎么会少了一半?陈俊卿呢,让他来见朕!”

        “他在外面。”

        赵桓扫了一眼旁边的王奎安,王奎安心中一凛,他感受到了皇帝目光中的怒意。

        连忙行礼,转身便小跑出去。

        出去后,见转运官陈俊卿便在外面侯着。

        他给陈俊卿使了一个眼神,后者心知肚明。

        这陈俊卿是靖康十二年的进士,可是正儿八经的学霸,皇帝一直十分赏识他的才能。

        否则怎么可能以他二十九岁的年龄,就让他负责了御林军西征的转运官。

        陈俊卿走进来,行礼道:“臣参拜陛下万安。”

        赵桓心中有怒火,但语气却是如常:“陈卿,粮草为何减了一半?”

        陈俊卿不敢辩驳,他从袖口掏出一封信,呈递给赵桓。

        这信正是高昌经略使李光写的。

        宋军此次西征有两条粮草线,一是高昌,二是北府。

        高昌由李光负责,北府则由陆宰负责。

        这两地的粮草,都是从河套运过去的。

        河套本身是粮食生产旺盛的地方,但也需要从中原和南方调派。

        不过,按照这几年朝廷的规划。

        早在几年前,就有大批粮食被源源不断运输到河套路。

        在河套路建立了大型屯粮仓库有百余座。

        再加上从中原到河套路的公路网基本已经完成了,要运输粮食轻而易举。

        按理说,不会出现粮草短缺的问题。

        赵桓看完李光的信,剑眉已经锁起来。

        按照李光的说法,从河套路调来的粮食突然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