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宫中,自睿王走后的第二日,太后便病倒了。

    大约是受不住打击,这一回的病情来势汹汹。女官说,太后染了风寒,又急火攻心,这两日又忧思过度,方会如此。

    一时间,大明宫的气氛也变得阴沉起来。

    李景烨原本还想着李令月的婚事,想劝太后点头,让她答应将李令月嫁给钟灏,如此一来,只好暂时搁下,每日理完政事,便往长安殿去侍疾,到承欢殿的时候也少了许多。

    嫔妃们见状,为表孝心,也日日都往长安殿去。

    丽质反倒乐得轻松。太后早就发话,让她无事少去长安殿。此时太后有疾,她更不能过去,徒惹其厌恶。

    只是近来久居后宫,她能见到裴济的机会也少了许多。只有隔三差五,他随大长公主进宫来时,能偶尔远远的看见。

    好在,中秋那夜已经得到他的许诺,她安心许多,也不再急于一时。

    如此过了大半个月,到了九月初,太后的这场病终于慢慢见好。

    秋意渐浓,天气一日比一日凉。李景烨为表孝心,决定于十日后自大明宫迁至城郊的骊山温泉宫居住,比往年早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照以往惯例,天子居骊山行宫,至岁末方回,总共数月时间,因此宫中凡稍受宠的嫔妃都会随驾。

    朝臣们亦是如此。

    为方便皇帝理政,各中枢机构也都要暂时迁往行宫,许多重臣会随皇帝一同居住到骊山附近。

    丽质与裴济二人自然都要随行。

    裴济身为羽林卫大将军,提前五日便先往行宫附近与沿路驻防,直到出行当日的清晨,又匆匆带着人赶回,准备一路护送皇帝与众人东去骊山。

    帝王出行,仪仗俱全,队伍逶迤,浩浩荡荡,气势如虹。

    丽质登上马车前,正见到他一身银甲,内着紫袍,身姿挺拔地骑在高头大马上,面色沉着地催马小跑着一路检视各处跟随的侍卫们。

    她不由心中一动,刻意放慢登车的动作,趁他驾马从身边小跑经过时,状似不经意地仰头望他一眼。

    一双杏眼水盈盈的,含着几分怯怯的欢喜与期盼,又像是有掩不住的埋怨。

    其实裴济早已察觉到她的存在,可经过时,仍是竭力克制住自己,目光只稍一流转,自她面庞上飞快地滑过,便重又变得目不斜视起来。

    唯有抿得更紧,几乎泛白的唇角,与不自觉将缰绳攥得更紧的左手悄悄泄露出他内心的波动。

    不知为何,他觉得那双美丽动人的杏眼里,好像有什么不一样的暗示,引着他忍不住细细揣度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