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厅之中的人很快散开,各自忙碌去了,只留下六个刻印工匠和韦安围在韦昭身旁。

    韦昭环视着身边的神态恭敬的刻印工匠,沉声开口说道:“你们都是惯刻印章的好手,一方印能刻五六字,可能刻五六十字,可能刻五六百字?”

    周围几个工匠顿时有些发愣,少顷,其中两个机灵的似有所悟。

    “公子的意思是,在一块印石上刻上百字?”

    秦汉以来,玺印宝章刻制逐渐用途广泛,不仅官府多用,寻常富家文人也会刻制私章。

    以前制印大多用质地较为坚硬的金、银、铜、玉或水品、犀角、象牙、竹、木等为材料,寻常根本不必刻太多字。

    “不是金石质地,是在木板上雕刻出一页书来!”韦昭接着笑道,随后将自己印象中的雕版印刷大致流程对这些工匠描述了一遍。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画清晰可辨。

    雕刻工匠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

    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整个流程并没有难处,对于常年从事刻章的工匠来说,一点即通。

    听完韦昭描述,周围工匠纷纷露出恍然之色,继而眼神中不免都带着些震惊和疑惑。

    震惊是因为眼前的世家公子竟然如此熟悉刻章雕印之事,如此雕刻一板书,往复印刷,比起逐字抄写来,省去了多少功夫!

    疑惑则更多是,只闻其言,不见其功,此时众人已经隐约跃跃欲试,想要亲自雕刻一板进行尝试。

    “诸位既然已经了然,不妨自去试验一番,看看什么材质的木料更好刻板。”韦昭见众人已经领会了他的意思,就吩咐道。

    六名工匠迫不及待地躬身施礼,各自跑到院子中去尝试。

    此时一旁的韦安也是一脸的兴奋震惊:“二郎,此番雕版若真能印出书来,获利不菲啊!”

    几个佣书人都是韦安亲自去寻找请来的,长安城中佣书人抄书的价格行情,这院中没人比他更懂。

    寻常佣书人抄写万字就能拿四五百文,官府衙门聘用的佣书人一般在六百文左右。

    而写字工整漂亮的,皮囊气质俱佳的佣书人往往价格较高,甚至能成为某府某家的座上宾、专用抄书人。

    比如韦安请来的两个颜公体出众的书生,为人抄书都能拿到万字一贯钱。

    而柳一渐为人抄写一万字,都得两三贯,就这还是许多人请不到的。

    若是刻出的雕版能规模印刷,其中利润比起贩盐来,都不遑多让啊!毕竟盐铁颇受朝廷限制盘剥,这卖书在长安城中却是不用交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