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叫王管家的下人拱了一手,赶紧大步离去。

    陈宫看着眼里,微笑说道:“多谢伯喈,某可多年未喝过上等好茶啦。”

    “那好,等会喝个够。”蔡邕回了一句,见已到书房,摆手做示众人快点进屋。

    李惠义见此,上前突然说道:“蔡大人,可否安排一下舍妹住处?”

    蔡邕听后,轻轻的拍了一下脑门,笑着回答道:“哦,忘了,倒下小老头急了,没想到此处。”

    随手招呼一下人带娟妮子离去,蔡邕客气的接着说道:“惠义不用大人、大人的叫,多见外,就叫先生吧,实在不行,就叫伯父。”

    李惠义听后抱拳说道:“多谢蔡大人。”

    蔡邕一听,满脸笑容的迎着三人进入书房,各自入坐。

    一进书房,看着满屋的书,陈宫当时眼睛都直了,失声说道:“伯喈,那些书可否让借于一观。”

    汉朝书都是世家大族把握,从不外流,所以寒门子弟想要自学成才,是非常困难,还要机遇。

    蔡邕回答说:“你啊,还是多年未变,想看,尽管看吧,惠义也可以。”

    “多谢先生”。

    “多谢伯喈兄”。

    蔡邕摇摇头的看着二人,随后回好像想起什么,开口问道:“惠义此行来洛阳可有打算?”

    李惠义对书籍并没有多大兴趣,所以还在位置未动,此时听闻发问,赶紧回答道:“蔡先生,惠义此行想要谋取一官半职,不求荣华富贵,只求报效国家,做那马革裹尸还。”

    蔡邕缓缓点头,回答道:“惠义有如此想法,老夫定帮上一把,待来日早朝,在陛下面前推举于你”。

    李惠义心中一喜,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先生,先生大恩,惠义铭记于心。”

    “惠义无需客气。”蔡邕摆摆手,突然又一转话风问道:“惠义对如今天下可有何看法?”

    这是出考题目吗?

    李惠义双眼微瞄正在翻书的陈宫,见他微微点头,于是开始说道:

    “如今朝廷宦官当道,朝廷官官员升迁一律要经过十常侍之手,眼下他们的门生故史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人敢管,已造成百姓成群结队的逃入山中为贼,到时若有一人振臂一呼,必为大祸。”

    蔡邕听后,脸色一变说:“惠义此话严重了吧,现在百姓安居乐业,虽有瘟疫爆发,但已根处,再者宦官之祸自古就有。”

    李惠义微微摇头回答道:“先生有所不知,天灾已治,人祸难处啊,我等一路走来,看过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逼不得已落草为寇者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