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太皇。臣,确有一事。”刘备恭敬作答:“蒙太皇垂爱,封(公孙)王妃为后。今臣后宫,贵人与妃并立。品秩不分高下,行事多有不便。”
帘后太皇,四目相对。改为窦太皇柔声发问:“王上,意欲何为。”
“回禀太后。臣,请改‘贵人’封号,为‘贵妃’。”刘备实言相告。
“原来如此。”二宫太皇心领神会。窦太皇忽问:“王上,一代明主。料想,此举必有缘由。”
“太皇明见。”蓟王遂将另立雍州,新开赐支都护府二事,娓娓道来。
“王上凿穿羌身毒道,又立赐支都护。莫非欲南下身毒。”窦太皇素称聪慧。
“正是。”蓟王答曰:“身毒列国与扶南,地势相当。皆在日之南。为高山所屏,寒气不侵。故四时无冬,一季三登。广袤万里,天府之国。且诸国乱战不休,可比春秋列国。若南北水陆并进,再与大月氏贵霜,东西夹击。四面合围,身毒佛国尽灭。”
“王上欲灭佛国。”董太皇心领神会。
“正是。”蓟王答曰:“‘子不语怪力乱神’。假神佛之名,行奴役之实。与国与民,弊大于利。”
“闻神佛引人向善,王上何言其弊?”窦太皇当有此问。
“若论此功效,诸子百家,无所不有。何必求佛。”
“王上既能容王学,神灭无鬼。如何不能容,西佛东来。”董太皇又问。
“回禀太皇,臣无灭佛之心。”蓟王如实作答。
“佛国。”窦太皇终是醒悟。
“太皇明见。”蓟王坦诚相告:“‘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以教立国,假神佛之名,重开天地相通。乃至‘神鬼’横行于世,与民人无益。”
“‘帝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蓟王心中所思,窦太皇已全然领会。
“正是‘人神不扰,各得其序’。”蓟王再拜。
“故王上欲再和亲贵霜。”董太皇,亦称聪慧。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蓟王答曰。
“贵霜乃域外大国。若不为后,当为贵妃。”窦太皇眸生异彩:“大汉四百年,和亲之策,饱受诟病。幸有王上,为陈丞相正名。”
《礼记·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郑玄注曰:“诟病,犹耻辱也。”
蓟王暖意心生:“臣,既出汉室。岂能坐视,社稷不继,国祚不续。”
“王上天生,三兴有望。”董太皇慨叹。
帘后太皇,四目相对。改为窦太皇柔声发问:“王上,意欲何为。”
“回禀太后。臣,请改‘贵人’封号,为‘贵妃’。”刘备实言相告。
“原来如此。”二宫太皇心领神会。窦太皇忽问:“王上,一代明主。料想,此举必有缘由。”
“太皇明见。”蓟王遂将另立雍州,新开赐支都护府二事,娓娓道来。
“王上凿穿羌身毒道,又立赐支都护。莫非欲南下身毒。”窦太皇素称聪慧。
“正是。”蓟王答曰:“身毒列国与扶南,地势相当。皆在日之南。为高山所屏,寒气不侵。故四时无冬,一季三登。广袤万里,天府之国。且诸国乱战不休,可比春秋列国。若南北水陆并进,再与大月氏贵霜,东西夹击。四面合围,身毒佛国尽灭。”
“王上欲灭佛国。”董太皇心领神会。
“正是。”蓟王答曰:“‘子不语怪力乱神’。假神佛之名,行奴役之实。与国与民,弊大于利。”
“闻神佛引人向善,王上何言其弊?”窦太皇当有此问。
“若论此功效,诸子百家,无所不有。何必求佛。”
“王上既能容王学,神灭无鬼。如何不能容,西佛东来。”董太皇又问。
“回禀太皇,臣无灭佛之心。”蓟王如实作答。
“佛国。”窦太皇终是醒悟。
“太皇明见。”蓟王坦诚相告:“‘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以教立国,假神佛之名,重开天地相通。乃至‘神鬼’横行于世,与民人无益。”
“‘帝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蓟王心中所思,窦太皇已全然领会。
“正是‘人神不扰,各得其序’。”蓟王再拜。
“故王上欲再和亲贵霜。”董太皇,亦称聪慧。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蓟王答曰。
“贵霜乃域外大国。若不为后,当为贵妃。”窦太皇眸生异彩:“大汉四百年,和亲之策,饱受诟病。幸有王上,为陈丞相正名。”
《礼记·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郑玄注曰:“诟病,犹耻辱也。”
蓟王暖意心生:“臣,既出汉室。岂能坐视,社稷不继,国祚不续。”
“王上天生,三兴有望。”董太皇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