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两百年前,沙阳县兴起了运输货物的驼队。鼎盛时期,一些大商号的驼队达到四五百峰骆驼。六、七十“链子”骆驼同时起场,排布开来,首尾相连,长达数里。驼铃叮咚,驼声嘶鸣,沙尘滚滚,蔚为壮观!
沙阳地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西域的重要关口,历来被茶商、盐商、皮毛商人、百货杂商、牲口贩子所看重。那时,沙阳水草丰美,周边分布着的沙漠,生态环境很适合骆驼生存,因此养驼业十分发达,中等家境的百姓家中大多养有骆驼,遇到灾年就靠骆驼运输来维持生计。所以一直流传着“读诗书能走天下,养骆驼可度荒年”的老话。
从中原经由河西走廊到达边疆地区的商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经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过星星峡到新疆,被称为甘凉大道;一条是从河西走廊东端沿谷水而下走阿拉善高原,往西过额济纳到新疆,往东经绥远、包头、张家口直至北平、天津卫,称之为北道。沙阳正好处在两条大道的交汇之处。
沙阳土话里把精于某种职业的人称作“把式”。比如赶大车的叫“车把式”,拉骆驼的则叫“驼把式”。一个驼把式往往拉“一链子”骆驼,所以人们有时候也将“驼把式”叫作“链子”。驼队里的“链子”除了负责装卸货物、拉骆驼,还要在“站头”歇站时负责放骆驼、砍柴、做饭、值夜。这些活计由把式们轮流,一作一息一轮换。一个驼队由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链子”组成,一个“链子”则有七峰骆驼,每峰骆驼能驮两百斤左右货物。
大帮驼队有独特的组织形式,除了驼把式,还配有掌柜子、骑马先生、锅头、水头、拳棒手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掌柜子,又叫领房,是总管驼帮事务的首领,一般受雇于商号东家,相当于东家的代理人。他们走驼经验丰富,门路广,又精通商业往来的各类应酬。沙阳最负盛名的“永盛号”商号就经常雇佣精明能干的落第文人担任掌柜子,有的掌柜子甚至还精通拳术。掌柜子和商号之间多是雇佣关系,有时也是合作关系。尤其在商号货物太多而骆驼数量有限的时候,掌柜子可以代表东家雇佣其他“链子”甚至大帮“响铃”入伙,所得的红利由掌柜子和临时参与的人员协商分配。每个掌柜子都有一个助手,称作骑马先生。骑马先生除了负责保障驼帮前后成员的联系畅通外,还要负责探路、寻找水源、联络客栈等事务。到民族地区活动时,驼帮里还必须配有能通译的人才,一个成功的骑马先生或掌柜子往往也掌握一种或几种民族语言。驼帮里五、六个或七、八个“链子”分作一个单元,各单元的负责人叫二掌柜,或者二房子。大帮响铃里负责后勤保障的人一般有两个,一个专管驼队的用水,另一个管锅灶杂物并保障驼队的生活起居。
规模小一点的商号驼队相当于大帮驼队的一个分支,自成一个单元,甚至只因临时合作而凑成,分工并不明细。八、九个人,五、六十峰骆驼,说走就走,聚散、起作便捷而迅速。
还有一种小型驼队是由小户人家自发搭伙组成的,往往是仅有一两峰骆驼的人家就近组合,结成一个或几个“链子”,给附近的盐场、煤厂驮运货物。他们除了赚一点脚钱以外,还可以在城市或“站头”做一些便当交易,养家糊口。这样的驼队往往是一种临时、松散的合作关系,组织、分工并不严密。
后来,沙阳驼队的远距离运输已然衰败,而另一种运输却依然活跃着,那就是在阿拉善高原各个盐池之间的短距离运输,这种运输的主要货物就是盐。因为盐的成本很低,阿拉善周边地广人稀,沙漠上少有战事和强盗,短途驼运路线相对安全。运盐驼队大多是由拥有少量骆驼的几户人家临时搭伙而成的。当时沙阳附近的运盐路线主要是从阿拉善的雅布赖盐池出发,向西过红沙岗,经下四分到河西堡;从东边则经黄坑井、芨芨草、青湖,转运到宁夏中卫的盐仓;另外还有一条从北方的吉兰泰盐池运盐到宁夏中卫的线路。
多龙太爷的父亲十三岁时,便被家里打发出去讨生活。他先去沙阳和阿拉善交界的北山给汉人东家放骆驼,有时也给蒙古族牧户放羊。那段时间里,他学会了蒙古话,也渐渐熟悉了蒙古人的习俗。十六岁时,他被“永盛号”看中,先给商号放骆驼,后来又拉骆驼,驼队起场,他就给“链子”打下手,琢磨着“链子”拉骆驼、装货卸货的本领;驼队放场,他就拉骆驼进山放牧。经过长时间的操作和学习,渐渐地成熟了起来。
“永盛号”的驼队曾多次参与“平叛”,“救驾”有功,朝廷为昭示其忠义,封“永盛号”马家为“护国员外郎”,并授予其西北五省的茶叶专营权。军政匪盗、平民百姓,无论谁遇见“永盛号”马家的驼队,都要礼让三分。
后来,沙阳出了一位风云人物,那就是多龙的祖太爷。这位能文能武的“秀才”先生从水头、锅头、骑马先生一步步做到“永盛号”驼队的领房,十几年功夫就挣下了一份偌大的家业,修建起两座庄院,成为“湖区”一带的首富之家……
如今,当年只有三个人的窝棚已经繁衍成有着二十六户,一百七十六口人,四百四十一亩三分地的村庄。围绕着栽植成圆形的九棵槐树,一座座院落依照八卦方位放射开去,犹如群星烘月。那九棵槐树围出一个两亩地大小的林荫广场,广场正中,开挖有一口木板镶嵌的甘甜水井,井旁竖立着一根两丈多高的木杆,杆上悬挂着一口铜钟,钟声浑厚而又响亮。
远远俯瞰,他们的村庄背靠着蜿蜒起伏的沙丘,沙窝里郁郁葱葱,五颜六色,到处是成片的胡桐、桦杨、梭梭、红柳,沙滩上长满芦草和白刺。村庄四周,围绕着一块块长方形的田地,纵横交错的渠沿上栽植着一行行白杨、沙枣、榆、柳和杏树,形成一片巨大的树网。先人们当年种下的九棵槐树,巨大的树冠覆盖着屋舍,淡绿的槐花散发出阵阵香气,随着洪钟之声飘向远方。当年那个被叫做驼户窝棚的荒凉之地,也早已成为声名遐迩的九槐庄了……
九槐庄的队长德峰,母亲早逝,老父住在他庄院的上房里,成天价发出剧烈的咳嗽,叫他忍无可忍。他的二哥德町,一直霸占着原来的老院,更令他忍无可忍。
德町的独女斯琴,爷爷说是个难得的美人胚子,可是在八个哥哥眼里,纯粹就是个烧火丫头。
眼下,她已到了豆蔻年华,尽管腰肢纤弱,算是有些“娉娉袅袅”的模样,但却一点儿也没有“梢头豆蔻”的姿容;而且情窦不通,还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野丫头。因为营养不良,她面黄肌瘦,由于操持家务而蓬头垢面,所以没有人把她当做女儿来看待。
她生长在穷乡僻壤的庄户人家,这里相距几里才能望见一个村庄,而且每个村庄也仅有几十户人家。直到现在,她还没出过一次远门,也没有去逛过十里以外镇上的集市,甚至在三妈家的大姐斯英出嫁时,也没能跟上送亲的大人们去“吃酒”。除开偶尔到大妈家向斯杏大姐学做针线外,她几乎就没到别的人家串过门。一个有着十几口人的大家庭繁杂沉重的家务,把她死死地拴在家里。
日复一日,她几乎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五更起炕,为上地挣工分的家人准备早餐;早餐后洒扫庭除,然后认认真真做一顿有点营养的“腰食”,并匆匆去送给还在地里干活的亲人,等他们吃完后再带回餐具。此时已经日上三竿,她急急忙忙回到家里,洗锅抹灶、和面、泡豆子、淘米、洗菜,做好晚餐的一应准备。这样,她就不至于在做晚饭的时候风急火燎、手忙脚乱了,而且还能为做女红腾出一些时间来。当下,全家人的衣服鞋帽都要由她来洗涤缝补。好在午饭十分简陋,只是一碗开水泡馍馍。因此每过几天,她还必须和妈妈一起蒸一锅馍馍,把它们盛在柳条筛子里,吊在屋梁上晾干,做为一小段时间里全家人的午餐。
七岁上,她学会了做鞋,一种布底布面、麻线衲底的粗布鞋子。可那时候她的手劲还很小,衲不动鞋底,只能央求妈妈和大嫂来衲。不过到了八岁上,她就可以独立完成所有的工序了。十岁多一点的时候,她掌握了裁剪衣服的技艺,不出半年,不论棉袄棉裤,还是夹衣单衫,她都能做得恰体合身。
而她自己,却没有一件像样的、穿得出去的衣裳。她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为自己做一件衣服,八个哥哥穿小了的衣裳就足够她穿的了。当然,她还是有一件洗得发白、还没有缀上补丁的毛蓝格子粗布汗衫,却只是在往地里送饭时才穿的——她怕人笑话。平常在家里,她都穿着哥哥们穿过的衣服。管他呢,反正外人是看不见的。
“九丫头,我的鞋底开洞了!”
“九丫头,我的大拇哥跑出来了!”
“九丫头,我的屁股叫人看见了!”
沙阳地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西域的重要关口,历来被茶商、盐商、皮毛商人、百货杂商、牲口贩子所看重。那时,沙阳水草丰美,周边分布着的沙漠,生态环境很适合骆驼生存,因此养驼业十分发达,中等家境的百姓家中大多养有骆驼,遇到灾年就靠骆驼运输来维持生计。所以一直流传着“读诗书能走天下,养骆驼可度荒年”的老话。
从中原经由河西走廊到达边疆地区的商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经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过星星峡到新疆,被称为甘凉大道;一条是从河西走廊东端沿谷水而下走阿拉善高原,往西过额济纳到新疆,往东经绥远、包头、张家口直至北平、天津卫,称之为北道。沙阳正好处在两条大道的交汇之处。
沙阳土话里把精于某种职业的人称作“把式”。比如赶大车的叫“车把式”,拉骆驼的则叫“驼把式”。一个驼把式往往拉“一链子”骆驼,所以人们有时候也将“驼把式”叫作“链子”。驼队里的“链子”除了负责装卸货物、拉骆驼,还要在“站头”歇站时负责放骆驼、砍柴、做饭、值夜。这些活计由把式们轮流,一作一息一轮换。一个驼队由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链子”组成,一个“链子”则有七峰骆驼,每峰骆驼能驮两百斤左右货物。
大帮驼队有独特的组织形式,除了驼把式,还配有掌柜子、骑马先生、锅头、水头、拳棒手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掌柜子,又叫领房,是总管驼帮事务的首领,一般受雇于商号东家,相当于东家的代理人。他们走驼经验丰富,门路广,又精通商业往来的各类应酬。沙阳最负盛名的“永盛号”商号就经常雇佣精明能干的落第文人担任掌柜子,有的掌柜子甚至还精通拳术。掌柜子和商号之间多是雇佣关系,有时也是合作关系。尤其在商号货物太多而骆驼数量有限的时候,掌柜子可以代表东家雇佣其他“链子”甚至大帮“响铃”入伙,所得的红利由掌柜子和临时参与的人员协商分配。每个掌柜子都有一个助手,称作骑马先生。骑马先生除了负责保障驼帮前后成员的联系畅通外,还要负责探路、寻找水源、联络客栈等事务。到民族地区活动时,驼帮里还必须配有能通译的人才,一个成功的骑马先生或掌柜子往往也掌握一种或几种民族语言。驼帮里五、六个或七、八个“链子”分作一个单元,各单元的负责人叫二掌柜,或者二房子。大帮响铃里负责后勤保障的人一般有两个,一个专管驼队的用水,另一个管锅灶杂物并保障驼队的生活起居。
规模小一点的商号驼队相当于大帮驼队的一个分支,自成一个单元,甚至只因临时合作而凑成,分工并不明细。八、九个人,五、六十峰骆驼,说走就走,聚散、起作便捷而迅速。
还有一种小型驼队是由小户人家自发搭伙组成的,往往是仅有一两峰骆驼的人家就近组合,结成一个或几个“链子”,给附近的盐场、煤厂驮运货物。他们除了赚一点脚钱以外,还可以在城市或“站头”做一些便当交易,养家糊口。这样的驼队往往是一种临时、松散的合作关系,组织、分工并不严密。
后来,沙阳驼队的远距离运输已然衰败,而另一种运输却依然活跃着,那就是在阿拉善高原各个盐池之间的短距离运输,这种运输的主要货物就是盐。因为盐的成本很低,阿拉善周边地广人稀,沙漠上少有战事和强盗,短途驼运路线相对安全。运盐驼队大多是由拥有少量骆驼的几户人家临时搭伙而成的。当时沙阳附近的运盐路线主要是从阿拉善的雅布赖盐池出发,向西过红沙岗,经下四分到河西堡;从东边则经黄坑井、芨芨草、青湖,转运到宁夏中卫的盐仓;另外还有一条从北方的吉兰泰盐池运盐到宁夏中卫的线路。
多龙太爷的父亲十三岁时,便被家里打发出去讨生活。他先去沙阳和阿拉善交界的北山给汉人东家放骆驼,有时也给蒙古族牧户放羊。那段时间里,他学会了蒙古话,也渐渐熟悉了蒙古人的习俗。十六岁时,他被“永盛号”看中,先给商号放骆驼,后来又拉骆驼,驼队起场,他就给“链子”打下手,琢磨着“链子”拉骆驼、装货卸货的本领;驼队放场,他就拉骆驼进山放牧。经过长时间的操作和学习,渐渐地成熟了起来。
“永盛号”的驼队曾多次参与“平叛”,“救驾”有功,朝廷为昭示其忠义,封“永盛号”马家为“护国员外郎”,并授予其西北五省的茶叶专营权。军政匪盗、平民百姓,无论谁遇见“永盛号”马家的驼队,都要礼让三分。
后来,沙阳出了一位风云人物,那就是多龙的祖太爷。这位能文能武的“秀才”先生从水头、锅头、骑马先生一步步做到“永盛号”驼队的领房,十几年功夫就挣下了一份偌大的家业,修建起两座庄院,成为“湖区”一带的首富之家……
如今,当年只有三个人的窝棚已经繁衍成有着二十六户,一百七十六口人,四百四十一亩三分地的村庄。围绕着栽植成圆形的九棵槐树,一座座院落依照八卦方位放射开去,犹如群星烘月。那九棵槐树围出一个两亩地大小的林荫广场,广场正中,开挖有一口木板镶嵌的甘甜水井,井旁竖立着一根两丈多高的木杆,杆上悬挂着一口铜钟,钟声浑厚而又响亮。
远远俯瞰,他们的村庄背靠着蜿蜒起伏的沙丘,沙窝里郁郁葱葱,五颜六色,到处是成片的胡桐、桦杨、梭梭、红柳,沙滩上长满芦草和白刺。村庄四周,围绕着一块块长方形的田地,纵横交错的渠沿上栽植着一行行白杨、沙枣、榆、柳和杏树,形成一片巨大的树网。先人们当年种下的九棵槐树,巨大的树冠覆盖着屋舍,淡绿的槐花散发出阵阵香气,随着洪钟之声飘向远方。当年那个被叫做驼户窝棚的荒凉之地,也早已成为声名遐迩的九槐庄了……
九槐庄的队长德峰,母亲早逝,老父住在他庄院的上房里,成天价发出剧烈的咳嗽,叫他忍无可忍。他的二哥德町,一直霸占着原来的老院,更令他忍无可忍。
德町的独女斯琴,爷爷说是个难得的美人胚子,可是在八个哥哥眼里,纯粹就是个烧火丫头。
眼下,她已到了豆蔻年华,尽管腰肢纤弱,算是有些“娉娉袅袅”的模样,但却一点儿也没有“梢头豆蔻”的姿容;而且情窦不通,还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野丫头。因为营养不良,她面黄肌瘦,由于操持家务而蓬头垢面,所以没有人把她当做女儿来看待。
她生长在穷乡僻壤的庄户人家,这里相距几里才能望见一个村庄,而且每个村庄也仅有几十户人家。直到现在,她还没出过一次远门,也没有去逛过十里以外镇上的集市,甚至在三妈家的大姐斯英出嫁时,也没能跟上送亲的大人们去“吃酒”。除开偶尔到大妈家向斯杏大姐学做针线外,她几乎就没到别的人家串过门。一个有着十几口人的大家庭繁杂沉重的家务,把她死死地拴在家里。
日复一日,她几乎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五更起炕,为上地挣工分的家人准备早餐;早餐后洒扫庭除,然后认认真真做一顿有点营养的“腰食”,并匆匆去送给还在地里干活的亲人,等他们吃完后再带回餐具。此时已经日上三竿,她急急忙忙回到家里,洗锅抹灶、和面、泡豆子、淘米、洗菜,做好晚餐的一应准备。这样,她就不至于在做晚饭的时候风急火燎、手忙脚乱了,而且还能为做女红腾出一些时间来。当下,全家人的衣服鞋帽都要由她来洗涤缝补。好在午饭十分简陋,只是一碗开水泡馍馍。因此每过几天,她还必须和妈妈一起蒸一锅馍馍,把它们盛在柳条筛子里,吊在屋梁上晾干,做为一小段时间里全家人的午餐。
七岁上,她学会了做鞋,一种布底布面、麻线衲底的粗布鞋子。可那时候她的手劲还很小,衲不动鞋底,只能央求妈妈和大嫂来衲。不过到了八岁上,她就可以独立完成所有的工序了。十岁多一点的时候,她掌握了裁剪衣服的技艺,不出半年,不论棉袄棉裤,还是夹衣单衫,她都能做得恰体合身。
而她自己,却没有一件像样的、穿得出去的衣裳。她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为自己做一件衣服,八个哥哥穿小了的衣裳就足够她穿的了。当然,她还是有一件洗得发白、还没有缀上补丁的毛蓝格子粗布汗衫,却只是在往地里送饭时才穿的——她怕人笑话。平常在家里,她都穿着哥哥们穿过的衣服。管他呢,反正外人是看不见的。
“九丫头,我的鞋底开洞了!”
“九丫头,我的大拇哥跑出来了!”
“九丫头,我的屁股叫人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