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单说一个。你好好想想,现今的娃娃都成了公子小姐,吃肉不香,穿绸子不光,水都不喝,就喝瓶瓶里装的。你们还把他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吃饭不让大人先吃,娃娃想咋的就咋的。神仙日子也就这样啦。米山面岭,牛羊满圈,五谷丰登,骡马成群,还嫌不足。你说,照这样下去,六〇年来不来?”

    “爹,你就是不看电视。就这,离外国还差一大截哩!”

    “人心不足蛇吞象呀!六〇年以前就这么说。多粮,你没老,你老了,就知道啦!”

    多粮发了一会儿呆,说:“那时,跟现在不一样。”

    “哪些不一样啦!”

    “那时二牛抬杠,现在是机械化。”

    “犬子鬼日的,啥时辰都得吃饭。你总不能吃废铜烂铁去吧!”

    “反正,我不能再跟上你种粮啦!”

    不过,这次争论后,德町的思想还是受到了一些触动,不再劝说多粮种粮了。

    事实上,他在家里的地位早就一落千丈。儿子们娶了小娘,忘了老娘,都去听婆姨的枕边风去啦。刚分家那几年,还请教他种瓜点豆的事情,后来就各奔东西,谁有谁的主意。就连多树的娃娃得了白血病,那么大的开销,没一个兄弟帮他,逼的多树卖掉了一个腰子,娃娃还没保下。

    有时候,他非常后悔给儿子们分了家。要是当初没有分家,兴许他们的日子不会过得像如今这么难肠。可是不久,他就想通了,地都分了,家能不分吗?他只是想不通,日子过好了,家却不像个家了。

    有时候,他又想,自己已经活到七十岁啦,要是在以前,早就装进棺椁埋到地里去了。可寿不由人,老天爷还叫他留在世上浪费粮食,挡儿孙们的路。真是不该呀!俗话说,老狗老狗,人一老,就像狗。狗还能看家护院,人老了,猪嫌狗不爱。就像老三德峰,现在就活在媳妇马兰的手里,叫人家呼狗叫猪的,真不如死了的好!可他还不自知,成天色眯眯的跟在人家屁股后头,老娘小娘的叫。也不知他是咋想的。多虎死了,他还能笑出声来。

    要不是多地还没交待掉,他真想一头撞死到碾盘上。可老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没成家,就是对先人不孝。人,咋的都能活,就是不能背上不孝的名声,叫后人几辈子都抬不起头。不管咋样,就是苦折脊梁,也要给多地成个家。

    这个念头,成了他活着的唯一信念。好在他的身体还很硬朗,能吃能拉能睡,还能抽“羊棒子”,一点儿都不气短咳嗽。只是多森妈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基本上成了个废人,连饭都做不上了。还是水荷孝顺,年前就叫他们和她搭伙一起吃饭,多木那个混球一句话都不敢胡说。这样,他就能一门心思跟多地一起种地了。

    此时,他坐在一个沙格楞上,望着陆三愣子的地,心里十分自豪。

    地就像娃娃,谁对她好,她就对谁好。看吧,绿油油的麦苗,一行一行齐齐整整,在风中摇荡。四月八,田苗盖住黑老鸹。看这些苗子,兔子都能盖住啦!接下来,就要种瓜点豆了。

    今年,他把陆三愣子在青湖里的地全都种了麦子。陆三愣子家门上的地,包括他自己的地,除了大部分种麦子,还种了一些葵花和大茴香。这两样经济作物,这几年价格稳定,而且又不费工,对他这样的老年人来说,十分合适。

    可恨多粮,一根筋拗到底,死犟活犟,非要把青湖里的地全种成籽瓜。去年,籽瓜收购价前所未有,一亩地收入高的三千,低的也有两千。多粮眼红的很,想一口吃个大胖子。除了青湖里的地,家门上的地也全种成了籽瓜。麦子哩,一分地都没种。

    德町坐了一阵后,来到多粮的地里。

    今年的地墒十分充足,地膜下结满了晶莹的水珠,一棵棵壮实的瓜苗长得蓬蓬勃勃,眼看就要放苗了。地垄间,杂草被除得一干二净,也不知多粮用了多少除草剂,就连地埂上也没有几棵野草。以前满沟遍埂的灰条、苦蒿、扯拉秧无影无踪,只有几棵半死不活的芦草和冰草在太阳底下垂死挣扎。看来,多粮今年是买了货真价实的除草剂,而没有像以前那样贪图便宜,从小商小贩手里去买,结果连老鼠都药不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