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奥斯卡,对于圈内的影人们来说,到底有多么的重要?

        光从各大公司的冲奖策略上,便能辨析端倪。

        不少冲奥片在立项之初就已经制定好了所有方案,制片公司甚至会不惜工本,哪怕砸出去的钱超出预期利润,它们也会撒钱承包各种酒宴宣发。

        就拿迪士尼来说好了,如果《暴雨》落在他们的手里,哪怕是花出和成本一样的宣发费用,罗伯特-艾格连眼皮都不会眨一下,因为韦恩斯坦兄弟的消失,他们把米拉麦克斯仅有的留存项目运作完毕后,奥斯卡这块蛋糕,就接近颗粒无收,哪怕是为了维护六大的颜面,他们也必须砸钱,这是一个运作成熟的游戏,要是参赛者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其他几家会怎么看?又会有多少人继续抬着这架沉重的担子?

        别说江火这样的主演了,哪怕影片启用新人,只要表演有亮点,经纪人又稍微给点力,就很容易说服迪士尼那边,出面联系媒体把他们炒作起来,又或者说,直接上ab,摆出一幅硬推的态势,不说别的,最起码能为影片增加一些话题和爆点。

        但对于现在的《暴雨》来说,事情就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完美了。

        这部片子的确属于索尼独资,但索尼在奖项这方面本就没有多大的把控力。

        江火若是有意冲奖,他们当然可以帮忙,但指望他们热情的去做这件事情,那就有些异想天开了,因为这种做法,已经属于破坏游戏规则了。

        什么是游戏规则?

        内外有别。

        为什么影评人会觉得,电影《暴雨》会和索尼已经准备多年的《当幸福来敲门》有冲突?

        是因为江火的人气和吸金力比不上威尔-史密斯吗?

        开什么玩笑!

        是合同!

        威尔-史密斯身背两个系列,《黑衣人》与《绝地战警》,而这两个系列的版权,全都在索尼的手上,毫不夸张的说,他其实已经和索尼签订了变相长约,之前的《拳王阿里》,现在的《当幸福来敲门》,全都是他为索尼效力多年之后,得到的变相奖赏罢了。

        之前和江火合作过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是一样,自打他从卓别林的联美影业出来后,就一直为华纳效力,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处于冲奖状态,他的所有电影,基本上都是由华纳投资、制作、发行的,所以,华纳才会对他的电影,非常的上心,因为这是自己人。

        而已经去bb拍摄纪录片的乔治-克鲁尼与本-阿弗莱克也是同样的道理,前者为华纳效力多年,后者直接就用蝙蝠侠和华纳绑在了一起。

        在这种利益共生的情况下,这些人的电影,自然会得到制片方的更多关照。

        当然,制片方的这种做法,也和感恩回报没有半点关系。

        你指望资本家良心发现?

        简直能笑掉大牙!

        他们疯狂的推自己人,当然是有利可图。

        帮你拿到了奖,你赢得了荣誉,制片方也得到了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