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军区这次搞的连续三场演习,就有考察各师旅一级部队战斗力的意思。

    谁能在这三场演习中表现出色,或许就有机会被确定为“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建设的示范点。

    对于“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其实朱海鹏一直有所研究。

    甚至和苏七月也有过几次长谈。

    但是最终却也只能止步于交流、探讨这一步,没办法再深入了。

    原因很简单:这种新式作战部队的建设,是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员投入的。

    一定要军区大佬们首肯,拿出重点扶持的姿态之后,才能往下走。

    否则的话,即便C师有R集团军作为后盾支持,怕是也能难争取到相应的资源。

    至于W旅,那就更难了。

    虽说W旅是军区直属部队,可军属直属部队又不是它一家。

    说起“快速反应”的话,狼牙特战旅似乎更有资格呢。

    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W旅想往下走,同样非常困难。

    不过,苏七月让朱海鹏佩服的地方就在此处了。

    在资金和人员都没有得到支持的情况下,他自己已经开始鼓捣相关的理论,并逐步应用到实践中了。

    这次的演习,他在几次用兵上,就都展现出了“快速反应”的思维模式。

    也正是看到了红方W旅的这些闪光点,朱海鹏对这次演习中自家C师的落败,并没有太多懊恼,更不会有什么不服。

    他只是有些忧虑:输了这场演习之后,自家C师还能拿到“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建设的入场券吗?

    朱海鹏暗暗感慨的时候,他身边坐着的常少乐自然全都看在了眼中。

    对朱海鹏这个老部下,常少乐一直是非常信任和支持的。

    之前有意无意地透露出“快速反应”这个点,也是对朱海鹏的一个小小的提示,让这个老部下接下来多重视一下。

    他相信,朱海鹏从自己的谈话中,是能领悟到这层意思的。

    不过,常少乐不知道的是,朱海鹏误以为接下来是军区要大张旗鼓地搞“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

    殊不知,真正要搞这个建设的,是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