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一位酷吏,甚为严苛,这是他第二任开封府,前一任时,为蔡京爪牙,穷凶极恶,实在不好对付!

    “哈哈,哈哈哈哈!”

    心念疾转之间,周铨突然开口大笑,笑声震动四周,让那些或跪或立的人,都侧目以视。

    “这小子疯了么?”

    “大尹升堂,他还敢如此喧哗,这可是自寻死路!”

    就是大堂之上的李孝寿,此时也是一愣,然后捻须眯眼,目光中凶芒闪动。

    得了他的示意,有衙役上来,将周铨拖进大门之中,周铨入内之后,口中仍然大笑不止。

    “你这奸徒,竟然敢咆哮公堂,于堂审中失礼……来人!”李孝寿开口道。

    周铨心中突的一跳,这可是不分清红皂白就要对他施刑!

    冷汗再度冒了出来,这与他的计划不一致,原本他以为,这样大笑,对方总要问一声“何故发笑”。

    “大尹老爷还请息怒,小人见到大尹老爷,自知有救了,所以才喜不自禁,实在是欢喜得难以自制!”

    此时形势逼人,周铨也顾不得后世的什么尊严礼仪了,拜倒在大堂之上,口中大声道。

    李孝寿原本是下令施刑的,但听到这少年郎莫名其妙的一句话,他也生出好奇心来。

    既然是酷吏,少不得喜欢刨根问底,所以李孝寿轻轻咳了一声,本来要拉周铨出去的两名杖者,便暂时停手。

    “有救了?”李孝寿淡淡地问。

    “是,草民生于市井之中,常听得人言,开封府前有包孝肃,后有李孝寿,大尹与包公齐名……”

    周铨口里胡说八道,暗中瞄了李孝寿两眼,发现自己将他和包拯相提并论,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

    不讨厌、愿意听下去就好!

    包孝肃就是包拯,此时虽然还没有经过后世文人的宣传夸赞,更没有那些评书小说中的传奇,但是包拯确实深得人心,在民间声名甚响。

    “小人原本是惶惶不安的,直到见着大尹老爷,这才放下心来,大尹老爷既然与包公齐名,那必然是和包公一般,断案如神的,肯定能还小人一个清白……小人想到这里,所以喜不自禁,放声大笑,还请大尹老爷恕罪!”

    李孝寿嘿的一笑,这小子,想要靠着这种伎俩脱身?

    不过他这几句话,说得倒是让李孝寿心里有些欢喜,包拯最后可是得了顶清凉伞成为宰执大臣的。

    “小人曾听说,包公在这大堂之上,有三口铡刀,乃先帝御赐,第一口龙头铡,可以铡王……可以铡王公,第二口是虎头铡,可以铡大臣,第三口是狗头铡,铡的是作奸犯科的小人,这三口铡刀,有先斩后奏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