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被那刺啦刺啦的声音吵得心烦意乱,陪着笑问:“主公,我等大军据武关仅六十里,便是不做急行,两日亦至。而根据奏报,刘季昨日尚未攻克析县,待他领大军至,我等早已在武关候了数日,主公为何还要烦忧?”

    李恪戳着地图给陈平看:“有甚好说的?四曲卫尉,一曲北军,在想办法把阚无命的那一曲也拿下……这样,我们手上便是六曲秦军,一曲没有车的连山,两千狴犴,百驾穷奇,要应对刘季二十五六万人马……简直是……”

    陈平歪着脑袋:“不是说大军二十八便可渡河么?守几日而已,算不得麻烦。”

    “几日?你道今日之大秦还是三年前之大秦?”李恪气得直想骂娘,“云阳到高陵,这条县道路况极糟,布日夜行军走了六日。而我们这一路所过你也见到了,丽邑到武关的县道较那一条更显崎岖。说实在的,布若能在八月中赶到武关,我要开坛祭天,鸣谢天爷不雨之恩。”

    “八月中旬……”陈平的面色凝重起来,“那可得守至少二十日。”

    “要不然我头疼什么。”

    “如此说来,倒是得好生谋划一番……”

    ……

    又两日,七月二十,李恪大军行抵武关城下。

    武关始设于春秋。哀公四年,公以楚克夷虎,及谋北方,故令将通少习以听命,关乃成。

    初落成时,武关名为少习,其名得自正北方的少习山,山高而陡,地势险峻。

    其北依少习,南临绝涧,东西环水,且地势西高平坦,东低崎岖,是名副其实的据山川之险,据国门之外,自古号称秦关百二,就是用两个秦兵便可以抵御一百个楚兵的意思。

    这当然是略有些夸张的说法。

    不过以楚攻秦,武关地势确实险峻,更胜于函谷,尤其不适合大军攻城。

    其东有四岭,山路陡峭,关前逼仄,道宽仅丈,大军在此排布不开,空有人数优势,却只能对百丈宽,两丈高的小小城关徒呼奈何。

    这也是六国发起合纵时为何总选函谷攻秦,却少有选择守军更少,防御也更单薄的武关的现实原因。

    而现在,李恪也要攻武关。

    在关西广阔平整得足可供二十万大军铺排开的偌大平原上,李恪的三万余兵卒就像是一块明斑,方方正正列于关外十里。

    李恪站在霸下的露台,居高临下,捧着望远镜。

    在远处的关墙上,弓弩上弦,士卒奔忙,这场面怎么看都透着一股死扛到底的味道。

    问题是……那个叫阚无命的哪儿来的自信?

    李恪捋了捋头绪。

    阚无命是赵高的亲信,要是投降,第一时间会被李恪捆起来送去咸阳,但不会马上死。而且按着扶苏的性子和秦律对从贼的判罚,以后死的可能性也不是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