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不入夜,阚无命就降了。

    自缚而出,列队开城,李恪让沧海陪着陈平前去受降,直接将其军收编,与北军那曲合为一部,原北军军侯杜挚晋为校尉,任其将领。

    至于阚无命,李恪也没有亲眼去看他,直接转令于巴士车马令辕,命他直接押回咸阳,收监候审。

    武关至此落入李恪之手。

    此后数日,李恪以狴犴数十游散于几处进山山道,又带着陈平踏遍四岭。

    情势算不上乐观。

    总体来说,武关利于守,这一点绝无问题。

    通往武关最顺畅的道路是商末开凿的武关道,下宽上渐窄,尤其在四岭及武关面前,宽不过丈余,两侧密林、隆起,不利行军。

    然而巅岭高绝,吊锁岭险峻,余二岭地形虽平整一些,却也不是合适的伏击之所。

    也就是说,除非选择反攻南阳,否则李恪手下的六千骑兵和千六百战车就得老老实实充作步军,旁的全无施展空间。

    这是一片死战之地……

    没有回旋,没有花哨,李恪能做的就是在武关上等着刘季来攻,然后见招拆招,死守不出。

    这种被动让李恪有种不安定的感觉。

    武关狭小,城头上塞满人也就千人左右,正常防御五百足以。而相对应的,进攻方在人员安排上也必是以精干为主。

    比如,多塞武将……

    刘季手下最多的就是猛将,青史留名的比项籍麾下还多,就连李恪这样浅薄的历史知识都能报出一长串来。若是不小心关墙有失……

    李恪不由回身瞅了眼一马平川的关西大地,心里头暗暗抱怨。

    看把你们小气的!这么窄的道,就不能多造几条关墙,方便沦陷一条还有一条么……

    只可惜,抱怨顶不了饭吃。

    收拾心情,李恪把陈平叫道一边:“平,我要你领着六千骑卒向北,过函谷关,绕道南阳。”

    陈平眼睛一亮:“主公是打算袭扰刘季的后路?”

    “一支民军哪儿的后路。”李恪不屑地笑了一声,“关东诸强都是守财之人,惯将粮草辎重皆随于军,故其大营广阔,收藏颇多。前几日我们一道转了四岭,四岭不利伏,同样也不利于扎寨安营。若无意外,刘季会将大营扎在山外,仅随军少量辎重进山。你若是找准机会……”

    陈平郑重点头:“主公,我非将军,对卫尉寺诸军也不甚熟络。需一个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