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柱线香,一声长诺。

    恭诺之后,偌大的帅帐中再无人能私语谈笑,除了少数几位墨者,所有人都深陷在惊喜莫名的情绪当中。

    三柱香前,他们惊叹于沙盘的精巧,感慨于墨门工匠手艺之绝伦,如李斯特之类,还想着是否出些金钱,让墨者为他制个咸阳的沙盘置于帐中,以此慰藉思乡之苦。

    但现在,添置了无数组件,便得益发精巧的沙盘反倒不能再吸引他们了。

    看着沙盘,他们仿佛能看到辽阔的草原机关横行,雄建巧机拔地而起!

    难怪李恪要铁了心留在荒僻的北境,就连将他视作圣人的雁门都无法吸引他的注意,因为同样的规划放在大秦的任何一郡,莫说五年,便是五十年也休想实现!

    一言以蔽之,利!

    中原之地,或者说有法之地,旧有的规矩早已编织成网,纵横之节点便是利益。

    利益之重,传统之便,妄动些许都要权衡利弊,但牵一发,必动全身。

    这个问题在河间郡全不存在。

    当年的库不齐是无法之地,草原上无一座城,无一亩地,所有的一切,名义上属于大秦,实际上属于各部。

    现在的河间郡,除了军人,便是战俘与土著。军令如山,军人无言,生杀由主,战俘无言,那些土著只有牛羊,稍有些话语权的都被李恪赶出郡去,成了中原不会种地的外来爵民,所以土著也无言。

    立言而成法,这就是李恪来此的目的么?

    在满帐敬奉的目光当中,李恪施施然坐回正席,双眼一闭,换作扶苏站起来。

    他的笑容远比李恪和煦,说出来的话,听在非墨的官员耳中,也更有秦廷与远在咸阳的始皇帝之意的韵味。

    “都把眼睛从沙盘中拔出来,河间的建设再佳也是墨家的功绩,便是总揽牧区建事的劫君,你问问自己,当真懂得么?”

    谁都没想到素以温玉著称,带着此等和煦之容的扶苏嘴里会蹦出如此辛辣的话语来。

    众人皆羞臊,被点了名的冯劫更是面色涨红,却又说不出一字反驳。

    幸好,扶苏仍是扶苏。

    “治乱安民,百业兴盛。牧民之要在于治,治为本,建为末,政为本,工为末,诸君切勿本末倒置,平白费了墨者五年的苦功。”

    敦敦之言,直入人心。闭着眼睛的李恪偷偷撇了个嘴,心说,倒是会蛊惑人心。

    扶苏从沙盘边拈起长杆,在堂中缓缓踱步。

    “河间之地,地广人稀,精牧废农,与中原之地不同,而从九原、云中二郡来看,秦律也不擅治理这等的郡县。故牧民之要在治,治民之要在新,推陈出新,不因循守旧,此河间之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