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郡即是开封至商丘一带,通济渠穿郡过而,还有汴水、济水、涣水、睢水等等河流,郡内河网纵横、交通便利,大隋王朝时期曾在郡治宋城修建了货运中转站,筑有上百座大仓库,不仅具有交通和物资储运上的便利,而且四周沃野千里,也是中原人口极为密集的一郡。在中原的重要性仅次于河洛地区。正是得益于种种优势,李密的兴洛城失守之后,曾一度想在这里设立自己的都城。
李密和王世充交战之时,由于李密大多处于进攻一方,所以梁郡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创伤,成了李密的产粮重地,所以在防御隋军之时。徐世绩让副将陈智略率领两万大军坐镇于此,和彭城郡、淮阳郡结为犄角之势。故而,它成了李靖分割徐世绩和王伯当的重点对象之一,只要将梁郡夺下,那徐、王二部将陷入各自为战的局势。这一片战场由东部大帅杨恭仁负责,当他等到杨侗的消息以后,便配合起了李靖之战略,委派裴行俨和高雅贤夺取梁郡。
李密大败于江都的消息已经传来,魏军上下人心浮动,陈智略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百战之将,心知分兵的结果是让自己的军队被隋军一一蚕食,所以放弃了大半个郡,将军队集中在宋城县,但尽管如此,他依旧是三角防御中的突出部,在徐世绩和王伯当被隋军重兵牵制之下,一切只有依靠他自己。
他也将自己的军队一分为三,其中两万大军镇守宋城,另外一万兵马分别驻扎在宋城东北方向的虞城、西南方向的柘城,这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防守办法,因为这三城都是梁郡不可失守的地盘,丢失任何一城,都会影响到大局。
这还不是陈智略苦恼的地方,关键是梁郡的商业被几个东关士族垄断了,所以他只控制了军队,但经济和民生几乎都落在东关士族之手,连李密也得不是看这些士族的脸色。
由于李密屠戮了江南士族,以及隋朝打起了正义的旗帜,这些士族见到李密如秋后蚱蜢,于是断绝了和李密军队的粮食交易,再加上江都的失守,使得宋城的粮食供应日趋紧张,仅靠陈粮远远无法养活三万军队和三万民夫,更不要说是供给城中百姓了。
士族们断粮直接让粮价飞涨,短短几天时间内,粮价便翻了十倍之多。
粮价的飞涨也使很多商人看到了商机,纷纷组织船队去各地购粮,却被隋军在运河拦截,使商人们损失惨重,购粮计划由此而失败。
陈智略也遭受了极大的压力,此时的宋城县因为频频调兵,军队乱成了一团,但宋城百姓却出奇的平静,就在几天前宋城县爆发了一场抢米风潮,被军队镇压了下去,十几个带头人都被公开处斩。
大街十分安静,斗米已经涨到骇人的八百钱,家家户户不得不节衣缩食,希望能够熬过这一次战争,他们知道只要坚持到战争结束,不管是隋朝还是魏朝都会调粮来平抑粮价,这是乱世百姓多年以来的宝贵经验。但这也只是本地民众,对于十几万从梁郡各地逃来灾民,斗米八百钱无异是杀人劫财,饥民为了一口活命之粮,被迫卖掉微薄家产。
所以当隋军骤然杀来时,魏军手忙脚乱、气氛骤紧,但是在这里生活的百姓却没有多少同仇敌忾,相反,很多人都希望隋军能尽快破城,能够早日结束这该死的战争。
城头上,陈智略望着城外通济渠两岸一眼望不见边的隋军,心情异常沉重。
宋城是郡治,城周长达三十余里,计有六座城门,至少需要三四万人才能完全防御,而他手中的两万兵力似乎远远不够,若是平时也就罢了,关键是李密在江都的惨败,已经严重的动摇了军心,让大家对大魏王朝充满悲观情绪,觉得己军根本不是无敌于天下的隋军对手。
旁边梁郡太守刘智看出陈智略的忧虑,便安慰道:“我已经派人向徐大将军、王大将军加急报信,梁郡是我大魏不可或缺的郡,相信两位大将军一定会派兵支援,我们只要坚守十天左右,援军就会赶到。”
陈智略苦笑一声,只要隋军大举攻城,自己恐怕天都守不住,不过隋军似乎还没有攻城的打算,或许他们还有两三天时间。
“两位大将军的压力极大,恐怕是指望不上他们二人了,就算他们派兵,恐怕也难逃隋军骑兵猎杀的厄运。”
说到这里,陈智略又对刘智说道:“我们只有两万兵力,至少有六个地方需要防守,若是隋军从六城攻打,我连后备之军都没有,已经无兵维持城内秩序了,一旦饥民再闹事,我们的麻烦就大了。我觉得我们最好能够开仓赈济灾民。”
刘智满脸愁云的说道:“由于运力有限,圣上之前发动西征的时候,江阳仓的粮食优先供应钟离郡,淮北已经已经很久没有粮船到达了;江都如今失守,南方之粮已经指望不上了。郡仓里只有不到五千石粮食哪能赈济灾民?如果赈济了灾民,本地百姓恐怕也不满意?”
刘智作为一郡太守,他当然也不希望发生民变,他想了一想又说道:“汴水仓倒是有几万石粮食,不知道将军能……”
“绝对不行,绝对不行。”
陈智略脸色微变:“汴水仓是军队的粮仓,我打算加倍奖励将士们,只有如此,才能让军中将士稳定下来,要是用来赈济灾民了,将士们怎么办?将士们要是不满,我们根本守不了十天之久。”
刘智叹了口气道:“如果隋军攻克宋城,这些粮食一样保不住,还不如藏之于民,免得被夺走。”
陈智略沉思片刻,还是坚决的摇头道:“我也知道使君的想法好,但我承担不起军队兵变的后果,还请使君见谅!”
李密和王世充交战之时,由于李密大多处于进攻一方,所以梁郡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创伤,成了李密的产粮重地,所以在防御隋军之时。徐世绩让副将陈智略率领两万大军坐镇于此,和彭城郡、淮阳郡结为犄角之势。故而,它成了李靖分割徐世绩和王伯当的重点对象之一,只要将梁郡夺下,那徐、王二部将陷入各自为战的局势。这一片战场由东部大帅杨恭仁负责,当他等到杨侗的消息以后,便配合起了李靖之战略,委派裴行俨和高雅贤夺取梁郡。
李密大败于江都的消息已经传来,魏军上下人心浮动,陈智略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百战之将,心知分兵的结果是让自己的军队被隋军一一蚕食,所以放弃了大半个郡,将军队集中在宋城县,但尽管如此,他依旧是三角防御中的突出部,在徐世绩和王伯当被隋军重兵牵制之下,一切只有依靠他自己。
他也将自己的军队一分为三,其中两万大军镇守宋城,另外一万兵马分别驻扎在宋城东北方向的虞城、西南方向的柘城,这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防守办法,因为这三城都是梁郡不可失守的地盘,丢失任何一城,都会影响到大局。
这还不是陈智略苦恼的地方,关键是梁郡的商业被几个东关士族垄断了,所以他只控制了军队,但经济和民生几乎都落在东关士族之手,连李密也得不是看这些士族的脸色。
由于李密屠戮了江南士族,以及隋朝打起了正义的旗帜,这些士族见到李密如秋后蚱蜢,于是断绝了和李密军队的粮食交易,再加上江都的失守,使得宋城的粮食供应日趋紧张,仅靠陈粮远远无法养活三万军队和三万民夫,更不要说是供给城中百姓了。
士族们断粮直接让粮价飞涨,短短几天时间内,粮价便翻了十倍之多。
粮价的飞涨也使很多商人看到了商机,纷纷组织船队去各地购粮,却被隋军在运河拦截,使商人们损失惨重,购粮计划由此而失败。
陈智略也遭受了极大的压力,此时的宋城县因为频频调兵,军队乱成了一团,但宋城百姓却出奇的平静,就在几天前宋城县爆发了一场抢米风潮,被军队镇压了下去,十几个带头人都被公开处斩。
大街十分安静,斗米已经涨到骇人的八百钱,家家户户不得不节衣缩食,希望能够熬过这一次战争,他们知道只要坚持到战争结束,不管是隋朝还是魏朝都会调粮来平抑粮价,这是乱世百姓多年以来的宝贵经验。但这也只是本地民众,对于十几万从梁郡各地逃来灾民,斗米八百钱无异是杀人劫财,饥民为了一口活命之粮,被迫卖掉微薄家产。
所以当隋军骤然杀来时,魏军手忙脚乱、气氛骤紧,但是在这里生活的百姓却没有多少同仇敌忾,相反,很多人都希望隋军能尽快破城,能够早日结束这该死的战争。
城头上,陈智略望着城外通济渠两岸一眼望不见边的隋军,心情异常沉重。
宋城是郡治,城周长达三十余里,计有六座城门,至少需要三四万人才能完全防御,而他手中的两万兵力似乎远远不够,若是平时也就罢了,关键是李密在江都的惨败,已经严重的动摇了军心,让大家对大魏王朝充满悲观情绪,觉得己军根本不是无敌于天下的隋军对手。
旁边梁郡太守刘智看出陈智略的忧虑,便安慰道:“我已经派人向徐大将军、王大将军加急报信,梁郡是我大魏不可或缺的郡,相信两位大将军一定会派兵支援,我们只要坚守十天左右,援军就会赶到。”
陈智略苦笑一声,只要隋军大举攻城,自己恐怕天都守不住,不过隋军似乎还没有攻城的打算,或许他们还有两三天时间。
“两位大将军的压力极大,恐怕是指望不上他们二人了,就算他们派兵,恐怕也难逃隋军骑兵猎杀的厄运。”
说到这里,陈智略又对刘智说道:“我们只有两万兵力,至少有六个地方需要防守,若是隋军从六城攻打,我连后备之军都没有,已经无兵维持城内秩序了,一旦饥民再闹事,我们的麻烦就大了。我觉得我们最好能够开仓赈济灾民。”
刘智满脸愁云的说道:“由于运力有限,圣上之前发动西征的时候,江阳仓的粮食优先供应钟离郡,淮北已经已经很久没有粮船到达了;江都如今失守,南方之粮已经指望不上了。郡仓里只有不到五千石粮食哪能赈济灾民?如果赈济了灾民,本地百姓恐怕也不满意?”
刘智作为一郡太守,他当然也不希望发生民变,他想了一想又说道:“汴水仓倒是有几万石粮食,不知道将军能……”
“绝对不行,绝对不行。”
陈智略脸色微变:“汴水仓是军队的粮仓,我打算加倍奖励将士们,只有如此,才能让军中将士稳定下来,要是用来赈济灾民了,将士们怎么办?将士们要是不满,我们根本守不了十天之久。”
刘智叹了口气道:“如果隋军攻克宋城,这些粮食一样保不住,还不如藏之于民,免得被夺走。”
陈智略沉思片刻,还是坚决的摇头道:“我也知道使君的想法好,但我承担不起军队兵变的后果,还请使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