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武殿中,杨侗取过一份奏疏,翻看了一下,居然是倭国使臣呈递上来国书。
虽然杨侗派李道宗去打击倭国的沿海经济,以回敬倭人参与到渤海郡的转轮教之中,但他也学着倭国的手段,以海盗名义下手,所以两国并没有彻底撕破脸。
再者,倭国国内上层统治者之间矛盾十分激烈。正处在内忧外患之时。所谓外患,是杨侗灭了蹂躏高句丽之后,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的新罗,收复了倭国在半岛的据点任那,与倭国关系急剧恶化。所谓内患,乃是氏姓、部民制度弊端毕现,以苏我氏为代表的豪族势力尾大不掉,皇室势力单薄,这也迫使倭国圣德太子一改以往的强硬外交政策为睦邻友好政策,在倭国国内,他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挽救倭国危机,但苏我氏也不是善茬,因此打得不可开交,根本没心思、没精力、没能力歼灭强大的‘海盗’。所以,明知是大隋所为,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并且派遣犬上御田耜为正使、矢田部造为副使入隋朝贺。
鸿胪司都是按照以往惯例接待的,由于杨侗不喜欢这些混蛋,因此他们没有资格参与昨天的国宴。
可这伙小矮人偏偏不识趣,听闻杨侗今早的朝会让所以国家的代表参与,赖在端门外死活不肯走,吵着闹着,也要参与朝会,还要单独觐见皇帝,这么多国家代表面前,杨侗也不好不见,于是也让他们参与了今早的朝会。
而对于大隋君臣来说,倭国并不陌生,一是他们曾经在青州沿海一带作恶,且在渤海郡为参与转轮教,杨侗一怒之下派一支海军屠戮、洗劫倭国沿海,
二是倭国使臣当初在大业年间闹出了一起极为轰动的外交事件。
大业三年间,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鞍作福利为遣隋使,向大隋递交国书,加强与大隋的友好往来,同时试图改变倭国对中原王朝历来的屈从关系,以平等的地位往来,借此机会提高倭国的国际地位。
这个小野妹子到了洛阳之后,先是道明来意,对隋武帝说“‘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海西是指大隋位于大海西边,为何称隋武帝为菩萨天子呢?那是因为文帝崇信佛教,隋武帝还是晋王时,就授了菩萨戒,法号为“总持菩萨”。所以小野妹子这话并没错,但是他递交的国书中,开头即是圣德太子意图于大隋平起平坐的“日出之处天子致书日落之处天子”,狂妄的口气可将隋武帝杨广气得火冒三丈。
这是在朝贡体系中,只有中原王朝的皇帝才能称为‘天子’,而倭国国王自称以天子自居,自然令正处于人生巅峰的隋武帝大为不悦,尤其“日没处天子”更是犯了大忌,因为太阳自古以来就是汉民族的崇拜物,历朝历代皇帝常被喻为太阳,由于国书中的“没”含有“终”、“尽”、“完结”、“衰落”等义,“日没”二字在中原皇帝的眼中无疑会被认识为含有国家灭亡的暗喻。所以,隋武帝火冒三丈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到了次年,隋武帝派使臣裴世清随同小野妹子在大业四年四月离隋赴倭,代表大隋问责,倭王推古天皇只能道歉“我闻海西有大隋,礼义之国,故遣朝贡。我夷人僻在海隅,不闻礼义……”
然而这事还没算完,隋帝武还让裴世清借机收集倭国准确消息和航海图,如果不是因为高句丽之战和内战。杨侗相信以隋武帝的心性和脾气,搞不好真就挥师渡海,将倭国给灭了……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不管是恨隋武帝,还是喜欢他的中原人,都对倭国没好感,在古代中原王朝一家独大是最常见的事情,在国力不对等的时刻,你倭王试图以平等身份来交流那怎么能行?正是出于这种民族尊严,所以即使在中原文明处于绝对劣势的时期,如石敬瑭、赵构将天子冠冕置于尘埃的儿皇帝依旧罕见之极。
现在海军呈递上来的倭国国书,依然是用汉字写,虽然没有再用“日出之处天子致书日落之处天子”开头,但却依旧把自己摆在和大隋平起平坐的位置,只是知道中原王朝的皇帝不喜‘日没’,是以改称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企图蒙混过关。
“倭国使臣可在!”活着背死人谥号的杨广计不计较这称谓,杨侗管不着了,杨广也不管了。但是倭国这玩意他迟早要收拾干净,而且他们今日既然吵着来参与朝会,正好当‘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以让各国知道大隋,永远都是天下的中心,想和大隋平起平坐,门缝都没有,而且,只要表达出恶劣的态度,相信半岛之上的三个国家对倭国的态度也会跟进,从而让他们在海中心得不到半点大陆文化精髓。
“外臣犬上御田耜、矢田部造,参见大隋天子!”
两个小矮人依照大隋规矩恭恭敬敬的给杨侗行礼。
“倭王好生厉害呐,以前的国书上说‘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自认与大隋地位对等,平起平坐。现在则是说‘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意思是说朕和大隋位居倭国国王之下?”杨侗冷冷盯着这两个小矮人,发难道:“当年小野妹子应付说倭国倭王不谙汉学,辞不达意,而据朕所知,不管是倭王推古,还是主政的厩户都是精通汉学之辈,现在你二人又作何解释?”
厩户即是圣德太子早年名字,意思就是出生在马房前的皇子,此时杨侗称呼,自然是一种蔑视。
“回圣上,我天皇陛下……”
“天皇源自道教,乃是道祖之尊称,朕是不是需要跪着接这份‘天皇’所写的国书?”语锋如刀的杨侗,并没有忘记把所有在场的各国代表拖下水,祸水东引的说道:“在座的各国国君、王子王女、使节对朕,皆以臣属自居,大家是不是也应该跪下?”
各国代表闻言,面色变得有些难看,这些人臣属自居,原因无非有二,要么是被他打服,要么是对他文治武功、互利互惠之胸襟折服,所以他们对强者膜拜也没什么不爽的,而两个矮子的国王口气极大,居然把杨侗置于其下,这么说来,那他们又成什么了?灰孙子吗?
“外臣……”
虽然杨侗派李道宗去打击倭国的沿海经济,以回敬倭人参与到渤海郡的转轮教之中,但他也学着倭国的手段,以海盗名义下手,所以两国并没有彻底撕破脸。
再者,倭国国内上层统治者之间矛盾十分激烈。正处在内忧外患之时。所谓外患,是杨侗灭了蹂躏高句丽之后,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的新罗,收复了倭国在半岛的据点任那,与倭国关系急剧恶化。所谓内患,乃是氏姓、部民制度弊端毕现,以苏我氏为代表的豪族势力尾大不掉,皇室势力单薄,这也迫使倭国圣德太子一改以往的强硬外交政策为睦邻友好政策,在倭国国内,他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挽救倭国危机,但苏我氏也不是善茬,因此打得不可开交,根本没心思、没精力、没能力歼灭强大的‘海盗’。所以,明知是大隋所为,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并且派遣犬上御田耜为正使、矢田部造为副使入隋朝贺。
鸿胪司都是按照以往惯例接待的,由于杨侗不喜欢这些混蛋,因此他们没有资格参与昨天的国宴。
可这伙小矮人偏偏不识趣,听闻杨侗今早的朝会让所以国家的代表参与,赖在端门外死活不肯走,吵着闹着,也要参与朝会,还要单独觐见皇帝,这么多国家代表面前,杨侗也不好不见,于是也让他们参与了今早的朝会。
而对于大隋君臣来说,倭国并不陌生,一是他们曾经在青州沿海一带作恶,且在渤海郡为参与转轮教,杨侗一怒之下派一支海军屠戮、洗劫倭国沿海,
二是倭国使臣当初在大业年间闹出了一起极为轰动的外交事件。
大业三年间,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鞍作福利为遣隋使,向大隋递交国书,加强与大隋的友好往来,同时试图改变倭国对中原王朝历来的屈从关系,以平等的地位往来,借此机会提高倭国的国际地位。
这个小野妹子到了洛阳之后,先是道明来意,对隋武帝说“‘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海西是指大隋位于大海西边,为何称隋武帝为菩萨天子呢?那是因为文帝崇信佛教,隋武帝还是晋王时,就授了菩萨戒,法号为“总持菩萨”。所以小野妹子这话并没错,但是他递交的国书中,开头即是圣德太子意图于大隋平起平坐的“日出之处天子致书日落之处天子”,狂妄的口气可将隋武帝杨广气得火冒三丈。
这是在朝贡体系中,只有中原王朝的皇帝才能称为‘天子’,而倭国国王自称以天子自居,自然令正处于人生巅峰的隋武帝大为不悦,尤其“日没处天子”更是犯了大忌,因为太阳自古以来就是汉民族的崇拜物,历朝历代皇帝常被喻为太阳,由于国书中的“没”含有“终”、“尽”、“完结”、“衰落”等义,“日没”二字在中原皇帝的眼中无疑会被认识为含有国家灭亡的暗喻。所以,隋武帝火冒三丈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到了次年,隋武帝派使臣裴世清随同小野妹子在大业四年四月离隋赴倭,代表大隋问责,倭王推古天皇只能道歉“我闻海西有大隋,礼义之国,故遣朝贡。我夷人僻在海隅,不闻礼义……”
然而这事还没算完,隋帝武还让裴世清借机收集倭国准确消息和航海图,如果不是因为高句丽之战和内战。杨侗相信以隋武帝的心性和脾气,搞不好真就挥师渡海,将倭国给灭了……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不管是恨隋武帝,还是喜欢他的中原人,都对倭国没好感,在古代中原王朝一家独大是最常见的事情,在国力不对等的时刻,你倭王试图以平等身份来交流那怎么能行?正是出于这种民族尊严,所以即使在中原文明处于绝对劣势的时期,如石敬瑭、赵构将天子冠冕置于尘埃的儿皇帝依旧罕见之极。
现在海军呈递上来的倭国国书,依然是用汉字写,虽然没有再用“日出之处天子致书日落之处天子”开头,但却依旧把自己摆在和大隋平起平坐的位置,只是知道中原王朝的皇帝不喜‘日没’,是以改称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企图蒙混过关。
“倭国使臣可在!”活着背死人谥号的杨广计不计较这称谓,杨侗管不着了,杨广也不管了。但是倭国这玩意他迟早要收拾干净,而且他们今日既然吵着来参与朝会,正好当‘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以让各国知道大隋,永远都是天下的中心,想和大隋平起平坐,门缝都没有,而且,只要表达出恶劣的态度,相信半岛之上的三个国家对倭国的态度也会跟进,从而让他们在海中心得不到半点大陆文化精髓。
“外臣犬上御田耜、矢田部造,参见大隋天子!”
两个小矮人依照大隋规矩恭恭敬敬的给杨侗行礼。
“倭王好生厉害呐,以前的国书上说‘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自认与大隋地位对等,平起平坐。现在则是说‘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意思是说朕和大隋位居倭国国王之下?”杨侗冷冷盯着这两个小矮人,发难道:“当年小野妹子应付说倭国倭王不谙汉学,辞不达意,而据朕所知,不管是倭王推古,还是主政的厩户都是精通汉学之辈,现在你二人又作何解释?”
厩户即是圣德太子早年名字,意思就是出生在马房前的皇子,此时杨侗称呼,自然是一种蔑视。
“回圣上,我天皇陛下……”
“天皇源自道教,乃是道祖之尊称,朕是不是需要跪着接这份‘天皇’所写的国书?”语锋如刀的杨侗,并没有忘记把所有在场的各国代表拖下水,祸水东引的说道:“在座的各国国君、王子王女、使节对朕,皆以臣属自居,大家是不是也应该跪下?”
各国代表闻言,面色变得有些难看,这些人臣属自居,原因无非有二,要么是被他打服,要么是对他文治武功、互利互惠之胸襟折服,所以他们对强者膜拜也没什么不爽的,而两个矮子的国王口气极大,居然把杨侗置于其下,这么说来,那他们又成什么了?灰孙子吗?
“外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