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勋章的万余将士极度兴奋,当即把勋章别在自己的右胸口上,无比自豪地到处走动,最后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商量一定要照张相片寄回家乡。
各部军官立刻把这一情况逐级上报,最后萧益民大手一挥,新成立的军法处和政治处百余军官立刻领取照相机和大量胶卷,分赴各地军营,为将士们拍照留念。
新入伍的士兵无比羡慕与失落,看着老兵们一个个挺起胸前的勋章走来晃去。耀武扬威,真个是又恨又不甘心,最后闹到上司那里要求打仗,弄到政治部不得不临时决定:不管是否获得勋章,此次照相人人有份!这才把躁动的新兵们安抚下来。
事后。各级军官对自己的总司令佩服不已,私下开玩笑说:一个勋章就能让所有士兵争着去为司令拼命,高啊!
谁知消息传出之后。引发川军各部的巨大反响,各师将校纷纷赶到成都,强烈要求大都督和省政府铸造统一的战役纪念勋章。颁发给参加川滇之战的所有生死弟兄。让历史让人民永远记住川军将士曾经做过的贡献。
边军总司令萧益民立刻撰文支持,历数川滇之战中各师各团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述说一个个催人泪下的英雄事迹。
文章一出,立刻引发全川各界的强烈呼应,大都督胡景伊不得不立即召开特别会议,迅速通过一系列决议和设计方案,责令政务部和军政部筹集四万两白银和紫铜开始铸造勋章,并决定于十月十日举行盛大的授勋仪式。这才把川军各部安抚下来。
勋章的事情刚刚闹腾完,大总统袁世凯派来的特使抵达成都,胡景伊领着一干文武官员赶到东码头盛情迎接。看到特使竟然是北洋三杰之一的陆军部参谋总长段祺瑞,顿时诚惶诚恐无比热情。
段祺瑞与四川一干军政大员见礼完毕。在众人的簇拥中乘坐马车前往都督府,走出不远,段祺瑞低声询问同乘一车的胡景伊:
“文澜兄,怎么没见边军司令萧益民将军?”
“啊?哦,是这样的,小弟也是前天才接到电报,方知芝泉兄已到重庆,联系一鸣老弟时,他已于两日前赶赴川西视察边军,恐怕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胡景伊如实回答,他之前确实不知道有特使要来,也不清楚萧益民是否提前接到消息,故意不见袁大总统派来的特使,又不敢在段祺瑞面前胡乱猜测,毕竟萧益民的师伯赵尔巽已经重新出山,被袁大总统请到北京中央任职了,万一段祺瑞与赵尔巽有私交的话,自己背后说萧益民的不是就自讨没趣了。
段祺瑞皱皱眉头:“这个时候,一鸣老弟到川西有何贵干?”
“川康经略使尹昌衡将军一周前发来捷报,说康藏叛乱业已平定,兼之中央政府已与英国达成协议,陆军部急电我军各部严禁擅入藏疆,避免引发不必要之外交冲突,尹经略通报他已率部返回,留下一鸣老弟麾下的边军**旅协助原边军寿字营,一同镇守康定一线,一鸣老弟估计就是为这事去的。”胡景伊小心翼翼地回答。
段祺瑞听到这里,心里好受很多,点点头夸奖萧益民几句,顺便向同一阵营的胡景伊透露:尹昌衡回来之后不会留在四川,此次已带来尹昌衡的调令,调其到北京军部担任陆军部宣慰使。
胡景伊大为高兴,他正担心尹昌衡回来夺权,给他制造障碍拆他的台,如今得此喜讯,自然心领神会,喜不自胜。
相比之下,胡景伊更愿意和温文尔雅能屈能伸的、从来不为个人利益动粗的萧益民相处,虽然萧益民如今的名声和功绩比当初的尹昌衡大了无数倍,但是萧益民政治野心不大,而且从来不贪,就连萧益民的对手都对他的个人品质心悦诚服,所以胡景伊对萧益民一直不错,萧益民也从来没什么事情麻烦他。
段祺瑞也有自己的心思,他知道恐怕这回见不着名震天下的年轻俊杰萧益民了,袁大帅为了表示对萧益民的爱护和信任,不但一气给萧益民颁发“大绶宝光章”和“嘉禾勋章”,还让他带来了一套北京著名工匠专门制作的全套中将军礼服,如果不能面交萧益民,无疑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而且段祺瑞本人非常想会一会这个被中外政治家和军事家一致看好的年轻统帅,看一看他的军队和大营,以便获得最直接的印象,做出自己的判断。
萧益民此刻确实已经到达康定大营,正在和重新投靠边防陆军的寿字营统领彭措、边军**混成旅少将旅长祁洛等十余名将校齐聚一堂,分析川藏局势,制定冬季防御计划。
关于段祺瑞的到来,萧益民是清楚的,从段祺瑞离开北京到他转道上海,挂职于《字林西报》的特派记者已经用电报通知萧益民,这才有了萧益民的避而不见。
尽管萧益民非常想见一见北洋三杰之一的段祺瑞,但是与智囊们商议过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萧益民和他的智囊们都是强烈的民族主义者,容不得自己的国土被人蚕食,远的如北京政府还有理由说鞭长莫及,可天高皇帝远的康藏一线,就在自己的防区内,无论是为国为民为自己,都迫切需要在川康地区建立一支稳固的、进可攻退可守的强军,随时准备给傲慢的英国人当头一棒。
各部军官立刻把这一情况逐级上报,最后萧益民大手一挥,新成立的军法处和政治处百余军官立刻领取照相机和大量胶卷,分赴各地军营,为将士们拍照留念。
新入伍的士兵无比羡慕与失落,看着老兵们一个个挺起胸前的勋章走来晃去。耀武扬威,真个是又恨又不甘心,最后闹到上司那里要求打仗,弄到政治部不得不临时决定:不管是否获得勋章,此次照相人人有份!这才把躁动的新兵们安抚下来。
事后。各级军官对自己的总司令佩服不已,私下开玩笑说:一个勋章就能让所有士兵争着去为司令拼命,高啊!
谁知消息传出之后。引发川军各部的巨大反响,各师将校纷纷赶到成都,强烈要求大都督和省政府铸造统一的战役纪念勋章。颁发给参加川滇之战的所有生死弟兄。让历史让人民永远记住川军将士曾经做过的贡献。
边军总司令萧益民立刻撰文支持,历数川滇之战中各师各团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述说一个个催人泪下的英雄事迹。
文章一出,立刻引发全川各界的强烈呼应,大都督胡景伊不得不立即召开特别会议,迅速通过一系列决议和设计方案,责令政务部和军政部筹集四万两白银和紫铜开始铸造勋章,并决定于十月十日举行盛大的授勋仪式。这才把川军各部安抚下来。
勋章的事情刚刚闹腾完,大总统袁世凯派来的特使抵达成都,胡景伊领着一干文武官员赶到东码头盛情迎接。看到特使竟然是北洋三杰之一的陆军部参谋总长段祺瑞,顿时诚惶诚恐无比热情。
段祺瑞与四川一干军政大员见礼完毕。在众人的簇拥中乘坐马车前往都督府,走出不远,段祺瑞低声询问同乘一车的胡景伊:
“文澜兄,怎么没见边军司令萧益民将军?”
“啊?哦,是这样的,小弟也是前天才接到电报,方知芝泉兄已到重庆,联系一鸣老弟时,他已于两日前赶赴川西视察边军,恐怕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胡景伊如实回答,他之前确实不知道有特使要来,也不清楚萧益民是否提前接到消息,故意不见袁大总统派来的特使,又不敢在段祺瑞面前胡乱猜测,毕竟萧益民的师伯赵尔巽已经重新出山,被袁大总统请到北京中央任职了,万一段祺瑞与赵尔巽有私交的话,自己背后说萧益民的不是就自讨没趣了。
段祺瑞皱皱眉头:“这个时候,一鸣老弟到川西有何贵干?”
“川康经略使尹昌衡将军一周前发来捷报,说康藏叛乱业已平定,兼之中央政府已与英国达成协议,陆军部急电我军各部严禁擅入藏疆,避免引发不必要之外交冲突,尹经略通报他已率部返回,留下一鸣老弟麾下的边军**旅协助原边军寿字营,一同镇守康定一线,一鸣老弟估计就是为这事去的。”胡景伊小心翼翼地回答。
段祺瑞听到这里,心里好受很多,点点头夸奖萧益民几句,顺便向同一阵营的胡景伊透露:尹昌衡回来之后不会留在四川,此次已带来尹昌衡的调令,调其到北京军部担任陆军部宣慰使。
胡景伊大为高兴,他正担心尹昌衡回来夺权,给他制造障碍拆他的台,如今得此喜讯,自然心领神会,喜不自胜。
相比之下,胡景伊更愿意和温文尔雅能屈能伸的、从来不为个人利益动粗的萧益民相处,虽然萧益民如今的名声和功绩比当初的尹昌衡大了无数倍,但是萧益民政治野心不大,而且从来不贪,就连萧益民的对手都对他的个人品质心悦诚服,所以胡景伊对萧益民一直不错,萧益民也从来没什么事情麻烦他。
段祺瑞也有自己的心思,他知道恐怕这回见不着名震天下的年轻俊杰萧益民了,袁大帅为了表示对萧益民的爱护和信任,不但一气给萧益民颁发“大绶宝光章”和“嘉禾勋章”,还让他带来了一套北京著名工匠专门制作的全套中将军礼服,如果不能面交萧益民,无疑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而且段祺瑞本人非常想会一会这个被中外政治家和军事家一致看好的年轻统帅,看一看他的军队和大营,以便获得最直接的印象,做出自己的判断。
萧益民此刻确实已经到达康定大营,正在和重新投靠边防陆军的寿字营统领彭措、边军**混成旅少将旅长祁洛等十余名将校齐聚一堂,分析川藏局势,制定冬季防御计划。
关于段祺瑞的到来,萧益民是清楚的,从段祺瑞离开北京到他转道上海,挂职于《字林西报》的特派记者已经用电报通知萧益民,这才有了萧益民的避而不见。
尽管萧益民非常想见一见北洋三杰之一的段祺瑞,但是与智囊们商议过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萧益民和他的智囊们都是强烈的民族主义者,容不得自己的国土被人蚕食,远的如北京政府还有理由说鞭长莫及,可天高皇帝远的康藏一线,就在自己的防区内,无论是为国为民为自己,都迫切需要在川康地区建立一支稳固的、进可攻退可守的强军,随时准备给傲慢的英国人当头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