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机不可失
萧益民和南京行营的外交主张以及策略,并非是一时的意气用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之后的一种策略,最根本的原因是,绝大多数人都和萧益民一样,希望摆脱列强,特别是日本和俄国势力的政治、经济侵略和无处不在的掠夺与压迫。(--网.)
无耻无能的满清政府和为一己之私置国家民族利益不顾的革命党留下的历史债实在太多了,由此而带来的种种恶果,令每一个中国人苦不堪言,令国家千疮百孔,令人民饱受蹂躏。
在此之前,萧益民和他的追随者们无力改变,只能痛苦地默默承受,如今有了改变现状的力量和机会,不做点儿什么以振奋士气和民族精神,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萧益民和南京行营的所作所为,给北京中央政府带来无穷烦恼,让段祺瑞集团恼火不已却又无从发泄。
通过萧益民掌控的舆论,北方政府和无数国人逐渐苏醒过来,认清了满清政府给整个国家和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看到了所谓的革命党如何卖国求荣、如何伤天害理的真实面目,看清了北方沙俄和东面日本对中国怀有的巨大野心。
尽管还有那么些汉奸买办、汉奸势力在极力为他们的主子辩护,对萧益民和南京行营横加指责,甚至扣上了“独裁”、“无知”等等大帽子,但是南京行营的所作所为,终究还是获得了全国各界的一片喝彩和拥护,仅从全国各地涌到南京报考“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军事学院”的青年学子高达四万余人就可以看出来。
经过萧益民数年连续不断的艰苦努力,以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给中国带来的机会,日本势力侵入中国南方及内陆各省的阴谋行动被有效遏制,欣欣向荣的四川不但在农工商各行业带动了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还通过繁荣的科学文化、坚挺规范的货币、全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影响了西南地区和两湖地区广大民众的政治取向。--网.
从一九一六年开始,随着萧益民集团的迅速崛起,日本势力在中国内陆地区被最大限度的扼制和削弱,除了还能保留昆明、重庆、汉口三个总领馆外,所有增加领事馆设置的申请,均遭到南京行营和各省政府的拒绝和反对,哪怕北京中央政府批准也没有效力。
与此同时,南京行营外交委员会同样通过中央政府,向日本政府申请设置驻日领事馆,而且数量达到三十个之多,几乎涵盖了日本国土上所有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工业城市,历来对中国持蔑视态度的日本政府为此恼火不已,自然是毫不客气地一口拒绝,南京行营自然不会放过此事,不但堂而皇之地大肆宣传日本的霸权行径,猛烈抨击日本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歧视,还在广大民众的一片支持声中,巧妙地推卸了所谓的外交责任,更加坚定地遏制日本势力向中国纵深地区的渗透。
因秋雨绵绵导致黄河下游决堤,导致山东四十余县被洪水淹没,三十余万间民房垮塌,数千万亩庄稼彻底失收,四万余人死于洪水之中,两百八十余万灾民流离失所,嗷嗷待哺,却得不到政府的任何救济和重视。此时中央政府的总统之争越来越激烈,段祺瑞集团与徐世昌集团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白热化阶段,整个北方地区人心惶惶,一片混乱,凛冽的寒潮却在此时猛烈袭来。
危难之中,又是萧益民集团挺身而出,短短一周之内,就征用各种轮船五十艘,征用津浦铁路车皮四百多节,向山东灾区运送救灾粮食两万余吨,由南昌行营和川军各军抽调的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同时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呼吁有能力的南方各省政府和民间社团伸出援助之手。
无奈受灾面积太大,受灾民众实在太多,北方的寒潮雪上加霜,给救灾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无以万计的饥饿灾民相继倒在了寒风之中。
针对这一情况,南京行营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军队悄悄启动了“蓝光计划”中的移民行动,紧急征用包括长江航运公司在内的所有船只,只用一个月时间,就将八十余万灾民送到气候温暖的海南岛上。(--网.)
相继完成南京内外系列工程的两个工程兵团结束休整,迅速开赴海南岛,协助灾民建设新家园,通过美国蓝旗银行和蓝旗投资公司向美国紧急购买的十万吨赈灾粮已经起运。
由于四川大后方的大批赈灾物资调运赶不上越来越冷的天气变化,驻扎于江北、江南的十余万川军将士,主动让出了自己的棉衣棉裤,交由镇守徐州的廖震军团,统一送往山东灾区;针对灾区无家可归的孤儿无人认领的情况,萧益民一声令下,优先将两万余名年纪在十五岁以下的无助孤儿送到南京,由南京卫戍部队和浦口军事训练基地负责养活。
南京行营的善举,获得了中外各界的一片赞誉,无数犹豫摇摆的江南地方势力因感佩而归心,彻底投向了心怀国家和人民的萧益民集团,萧益民悲天悯人的高大形象再次展现在全国民众面前。
主流报纸的版面上,到处是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件和涌现出来的救灾英雄,日夜辗转于灾区之中的川军将士和医疗队,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萧家军”的仁义和威武,在民众中广为传播。
一支有别于任何军阀势力的武装、一支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军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结出丰硕成果,获得了全国各界和广大民众的一致承认和拥护。
牵涉千万人目光的救灾行动尚未结束,战后的欧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几大同盟**政要员汇聚于巴黎,一个个影响世界进程和各国命运的联合声明横空而出,交战各国士兵尚未完全撤离战区,欧洲数以百万计的伤员和三千万流离失所的民众还得不到妥善安置,由美、英、法三国主持的分赃会议就匆匆召开。
南京城里的萧益民把段祺瑞签署的委托书摆到众心腹面前,随后由张群宣读中国全权代表顾维钧从巴黎发回的十余份密电。
“诸位都想想,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吧。”萧益民含笑打破沉默。
从北京赶回来的外长王正廷首先发言:“根据目前情况分析,由于日本政府挑动几个欧洲小国,向设在巴黎的同盟国临时会议提出强烈抗议,美英法三国政府也不敢冒着得罪众多欧洲国家的危险自行其是。
萧益民和南京行营的外交主张以及策略,并非是一时的意气用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之后的一种策略,最根本的原因是,绝大多数人都和萧益民一样,希望摆脱列强,特别是日本和俄国势力的政治、经济侵略和无处不在的掠夺与压迫。(--网.)
无耻无能的满清政府和为一己之私置国家民族利益不顾的革命党留下的历史债实在太多了,由此而带来的种种恶果,令每一个中国人苦不堪言,令国家千疮百孔,令人民饱受蹂躏。
在此之前,萧益民和他的追随者们无力改变,只能痛苦地默默承受,如今有了改变现状的力量和机会,不做点儿什么以振奋士气和民族精神,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萧益民和南京行营的所作所为,给北京中央政府带来无穷烦恼,让段祺瑞集团恼火不已却又无从发泄。
通过萧益民掌控的舆论,北方政府和无数国人逐渐苏醒过来,认清了满清政府给整个国家和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看到了所谓的革命党如何卖国求荣、如何伤天害理的真实面目,看清了北方沙俄和东面日本对中国怀有的巨大野心。
尽管还有那么些汉奸买办、汉奸势力在极力为他们的主子辩护,对萧益民和南京行营横加指责,甚至扣上了“独裁”、“无知”等等大帽子,但是南京行营的所作所为,终究还是获得了全国各界的一片喝彩和拥护,仅从全国各地涌到南京报考“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军事学院”的青年学子高达四万余人就可以看出来。
经过萧益民数年连续不断的艰苦努力,以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给中国带来的机会,日本势力侵入中国南方及内陆各省的阴谋行动被有效遏制,欣欣向荣的四川不但在农工商各行业带动了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还通过繁荣的科学文化、坚挺规范的货币、全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影响了西南地区和两湖地区广大民众的政治取向。--网.
从一九一六年开始,随着萧益民集团的迅速崛起,日本势力在中国内陆地区被最大限度的扼制和削弱,除了还能保留昆明、重庆、汉口三个总领馆外,所有增加领事馆设置的申请,均遭到南京行营和各省政府的拒绝和反对,哪怕北京中央政府批准也没有效力。
与此同时,南京行营外交委员会同样通过中央政府,向日本政府申请设置驻日领事馆,而且数量达到三十个之多,几乎涵盖了日本国土上所有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工业城市,历来对中国持蔑视态度的日本政府为此恼火不已,自然是毫不客气地一口拒绝,南京行营自然不会放过此事,不但堂而皇之地大肆宣传日本的霸权行径,猛烈抨击日本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歧视,还在广大民众的一片支持声中,巧妙地推卸了所谓的外交责任,更加坚定地遏制日本势力向中国纵深地区的渗透。
因秋雨绵绵导致黄河下游决堤,导致山东四十余县被洪水淹没,三十余万间民房垮塌,数千万亩庄稼彻底失收,四万余人死于洪水之中,两百八十余万灾民流离失所,嗷嗷待哺,却得不到政府的任何救济和重视。此时中央政府的总统之争越来越激烈,段祺瑞集团与徐世昌集团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白热化阶段,整个北方地区人心惶惶,一片混乱,凛冽的寒潮却在此时猛烈袭来。
危难之中,又是萧益民集团挺身而出,短短一周之内,就征用各种轮船五十艘,征用津浦铁路车皮四百多节,向山东灾区运送救灾粮食两万余吨,由南昌行营和川军各军抽调的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同时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呼吁有能力的南方各省政府和民间社团伸出援助之手。
无奈受灾面积太大,受灾民众实在太多,北方的寒潮雪上加霜,给救灾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无以万计的饥饿灾民相继倒在了寒风之中。
针对这一情况,南京行营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军队悄悄启动了“蓝光计划”中的移民行动,紧急征用包括长江航运公司在内的所有船只,只用一个月时间,就将八十余万灾民送到气候温暖的海南岛上。(--网.)
相继完成南京内外系列工程的两个工程兵团结束休整,迅速开赴海南岛,协助灾民建设新家园,通过美国蓝旗银行和蓝旗投资公司向美国紧急购买的十万吨赈灾粮已经起运。
由于四川大后方的大批赈灾物资调运赶不上越来越冷的天气变化,驻扎于江北、江南的十余万川军将士,主动让出了自己的棉衣棉裤,交由镇守徐州的廖震军团,统一送往山东灾区;针对灾区无家可归的孤儿无人认领的情况,萧益民一声令下,优先将两万余名年纪在十五岁以下的无助孤儿送到南京,由南京卫戍部队和浦口军事训练基地负责养活。
南京行营的善举,获得了中外各界的一片赞誉,无数犹豫摇摆的江南地方势力因感佩而归心,彻底投向了心怀国家和人民的萧益民集团,萧益民悲天悯人的高大形象再次展现在全国民众面前。
主流报纸的版面上,到处是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件和涌现出来的救灾英雄,日夜辗转于灾区之中的川军将士和医疗队,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萧家军”的仁义和威武,在民众中广为传播。
一支有别于任何军阀势力的武装、一支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军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结出丰硕成果,获得了全国各界和广大民众的一致承认和拥护。
牵涉千万人目光的救灾行动尚未结束,战后的欧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几大同盟**政要员汇聚于巴黎,一个个影响世界进程和各国命运的联合声明横空而出,交战各国士兵尚未完全撤离战区,欧洲数以百万计的伤员和三千万流离失所的民众还得不到妥善安置,由美、英、法三国主持的分赃会议就匆匆召开。
南京城里的萧益民把段祺瑞签署的委托书摆到众心腹面前,随后由张群宣读中国全权代表顾维钧从巴黎发回的十余份密电。
“诸位都想想,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吧。”萧益民含笑打破沉默。
从北京赶回来的外长王正廷首先发言:“根据目前情况分析,由于日本政府挑动几个欧洲小国,向设在巴黎的同盟国临时会议提出强烈抗议,美英法三国政府也不敢冒着得罪众多欧洲国家的危险自行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