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感谢你们的援助,殿下。我是忍城城主成田氏长之女成田甲斐,请问殿下如何称呼?”
“不必客气,甲斐公主,您叫我高云平就好。”陆战队标统高云平行了个高家武装家丁的举手军礼,微微一笑:“公主殿下居然会汉语,这非常好,今后可以省却许多麻烦了。”
甲斐姬很日本化地深深低头回答:“我的汉语说得不好,还请殿下多多谅解,我也会继续努力学习的。”
“哈哈,能顺利交流就很好了,至于学习……嗯,我想您将来有的是机会。”高云平咧嘴一笑,顿了顿又道:“想必公主现在应该很好奇我为何出现在这里对么?不劳动问,在下是奉命救援忍城的,不过另外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公主您的安全,所以在抵达忍城并得知您的去向之后,我便带人来接应公主了。”
“虽然很冒昧,但我还是想知道,海贸同盟什么时候成为北条家的盟军了?”很显然,此时的甲斐姬并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因此她发问时不仅七分疑惑,甚至还有三分警惕。
“北条家的盟军?不不不,我们和北条家不算同盟关系。”高云平大摇其头回答道。
“不是北条家的盟军?”甲斐姬大为诧异,蹙眉问道:“那……难道是家父与海贸同盟达成了什么协议?”
甲斐姬没有问“难道是家父与海贸同盟达成了同盟”,这显然是很理智的,因为海贸同盟的强大无人可以否认,他们连北条家都没有去同盟,成田家自然更排不上号。
虽然海贸同盟的强大在今日之前从未于陆上展现,但自从安东水军一战之后,全日本大大小小数十股各种“水军”再无一个敢不把海贸同盟放在眼里的。大多数水军选择主动找上海贸同盟,与他们形成“合作”关系;也有一些是经过海贸同盟的“劝说”而顺水推舟进行“合作”。
曾经也有一两个脑子不清醒的小势力,认为海贸同盟是打着吞并他们的主意找他们合作的,因犹犹豫豫反应迟钝,于是……后来他们就消失了。
海上强大而陆上毫无影响力,这就是此时绝大多数日本人对海贸同盟的印象,而在此刻的甲斐姬心中,海贸同盟所展现出来的陆上实力简直令人震惊。
说起来,第一次见到大规模“排队枪毙”的人几乎都会有这种震惊,只不过专业人士的震惊和非专业人士的震惊有时候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罢了。
非专业人士的震惊一般体现在“这种打法看起来真是太蠢了”,专业人士则会从单位时间发射弹丸量,也就是火力密度的角度去看待这种打法,顺便对这种军队的纪律严明产生极大的震撼。
毫无疑问,作为忍城总大将,以三千老弱民夫将数万大军阻拦近半年的甲斐姬属于后者。
不过,甲斐姬的震惊除了纪律之外,对于火力密度这一块,她只是隐约有那样的猜测,但她依然敏锐的感觉到海贸同盟这种使用铁炮的方法,对她多年来学习和实践的战法有极大的冲击。
在她的眼中,这些士兵们拿着铁炮站成几排前行,等双方逐渐靠近至一定距离之后端着枪就开始射击,无论对方如何变化,海贸同盟的士兵也根本不躲(其实这是因为丰臣军追兵没有大队骑兵,所以他们连刺刀阵都不用),似乎抱定了主意:打垮对面谁就能赢。
这种战争场景在甲斐姬的眼里也是很古怪的。打仗不是应该扬长避短么,为什么要这样傻乎乎地硬拼?在她看来,若是高云平自信麾下军队足够精锐,那不如一开始就摆个雁形阵,开战之后直接两翼伸展形成包抄合围。
如果觉得这样不保险,有被对方击穿中军的危险,那也可以改布锋矢阵,集中精锐于箭头之上,将敌军当中击破,直接形成破敌之势,然后就能痛打落水狗了。
然而高云平的打法却是前后三个“一字长蛇阵”——好吧,按照汉语的说法这或许是“龙门三叠浪”,可是无论语言怎么变,都改变不了这是一种最为呆板的平推作战。
放在后世,这种排队枪毙或者说“线列步兵战术”早已经被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刚刚看过陆战队“表演”的甲斐姬显然不敢这么想。
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不止一个,但很多时候只能从结果来反推原因,海贸同盟既然使用了这样的“三线轮换递进射击战术”并且取得辉煌的战绩,那意味着这个战术显然是很成功的——当然很成功,双方兵力差不多,结果打完之后对方损失过半,自身伤亡仅十七人,其中只有一人阵亡,三人重伤,剩下十三个都是轻伤。
当时的情况简单来说是这样的:丰臣军追杀而来,发现了海贸同盟陆战队在前列队并收留了甲斐姬一行人,于是丰臣军趁着余勇直接杀过来,被海贸同盟两轮排枪直接打废了一百多人,军队行伍第一次崩溃,全军后撤。
负责率领这支追兵的侍大将发现海贸同盟陆战队并未展开追击,只是踏着鼓点、保持队列缓缓向前推进,于是他认为对方放弃了最佳的得胜机会,自己也就还有机会再打一场。
“不必客气,甲斐公主,您叫我高云平就好。”陆战队标统高云平行了个高家武装家丁的举手军礼,微微一笑:“公主殿下居然会汉语,这非常好,今后可以省却许多麻烦了。”
甲斐姬很日本化地深深低头回答:“我的汉语说得不好,还请殿下多多谅解,我也会继续努力学习的。”
“哈哈,能顺利交流就很好了,至于学习……嗯,我想您将来有的是机会。”高云平咧嘴一笑,顿了顿又道:“想必公主现在应该很好奇我为何出现在这里对么?不劳动问,在下是奉命救援忍城的,不过另外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公主您的安全,所以在抵达忍城并得知您的去向之后,我便带人来接应公主了。”
“虽然很冒昧,但我还是想知道,海贸同盟什么时候成为北条家的盟军了?”很显然,此时的甲斐姬并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因此她发问时不仅七分疑惑,甚至还有三分警惕。
“北条家的盟军?不不不,我们和北条家不算同盟关系。”高云平大摇其头回答道。
“不是北条家的盟军?”甲斐姬大为诧异,蹙眉问道:“那……难道是家父与海贸同盟达成了什么协议?”
甲斐姬没有问“难道是家父与海贸同盟达成了同盟”,这显然是很理智的,因为海贸同盟的强大无人可以否认,他们连北条家都没有去同盟,成田家自然更排不上号。
虽然海贸同盟的强大在今日之前从未于陆上展现,但自从安东水军一战之后,全日本大大小小数十股各种“水军”再无一个敢不把海贸同盟放在眼里的。大多数水军选择主动找上海贸同盟,与他们形成“合作”关系;也有一些是经过海贸同盟的“劝说”而顺水推舟进行“合作”。
曾经也有一两个脑子不清醒的小势力,认为海贸同盟是打着吞并他们的主意找他们合作的,因犹犹豫豫反应迟钝,于是……后来他们就消失了。
海上强大而陆上毫无影响力,这就是此时绝大多数日本人对海贸同盟的印象,而在此刻的甲斐姬心中,海贸同盟所展现出来的陆上实力简直令人震惊。
说起来,第一次见到大规模“排队枪毙”的人几乎都会有这种震惊,只不过专业人士的震惊和非专业人士的震惊有时候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罢了。
非专业人士的震惊一般体现在“这种打法看起来真是太蠢了”,专业人士则会从单位时间发射弹丸量,也就是火力密度的角度去看待这种打法,顺便对这种军队的纪律严明产生极大的震撼。
毫无疑问,作为忍城总大将,以三千老弱民夫将数万大军阻拦近半年的甲斐姬属于后者。
不过,甲斐姬的震惊除了纪律之外,对于火力密度这一块,她只是隐约有那样的猜测,但她依然敏锐的感觉到海贸同盟这种使用铁炮的方法,对她多年来学习和实践的战法有极大的冲击。
在她的眼中,这些士兵们拿着铁炮站成几排前行,等双方逐渐靠近至一定距离之后端着枪就开始射击,无论对方如何变化,海贸同盟的士兵也根本不躲(其实这是因为丰臣军追兵没有大队骑兵,所以他们连刺刀阵都不用),似乎抱定了主意:打垮对面谁就能赢。
这种战争场景在甲斐姬的眼里也是很古怪的。打仗不是应该扬长避短么,为什么要这样傻乎乎地硬拼?在她看来,若是高云平自信麾下军队足够精锐,那不如一开始就摆个雁形阵,开战之后直接两翼伸展形成包抄合围。
如果觉得这样不保险,有被对方击穿中军的危险,那也可以改布锋矢阵,集中精锐于箭头之上,将敌军当中击破,直接形成破敌之势,然后就能痛打落水狗了。
然而高云平的打法却是前后三个“一字长蛇阵”——好吧,按照汉语的说法这或许是“龙门三叠浪”,可是无论语言怎么变,都改变不了这是一种最为呆板的平推作战。
放在后世,这种排队枪毙或者说“线列步兵战术”早已经被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刚刚看过陆战队“表演”的甲斐姬显然不敢这么想。
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不止一个,但很多时候只能从结果来反推原因,海贸同盟既然使用了这样的“三线轮换递进射击战术”并且取得辉煌的战绩,那意味着这个战术显然是很成功的——当然很成功,双方兵力差不多,结果打完之后对方损失过半,自身伤亡仅十七人,其中只有一人阵亡,三人重伤,剩下十三个都是轻伤。
当时的情况简单来说是这样的:丰臣军追杀而来,发现了海贸同盟陆战队在前列队并收留了甲斐姬一行人,于是丰臣军趁着余勇直接杀过来,被海贸同盟两轮排枪直接打废了一百多人,军队行伍第一次崩溃,全军后撤。
负责率领这支追兵的侍大将发现海贸同盟陆战队并未展开追击,只是踏着鼓点、保持队列缓缓向前推进,于是他认为对方放弃了最佳的得胜机会,自己也就还有机会再打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