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芷汀的上疏很快在京师掀起讨论。彼时正是李如松出兵平壤,刘綎调兵遣将包围播州的关键时刻,朝廷尤其是皇帝对于南疆传来旧港宣慰司得以重建的消息虽然开心,但显然并不可能真正投入多少关注。
要知道,彼时高务实刚刚大胜残元,逐察哈尔至西域。大明除了要应付朝鲜、播州两大战,派戚继光震慑江南漕军变乱之外,还要重新安排布置整个北部边疆的防御体系,因此对于万里之外的旧港宣慰司重建只有心情上兴奋,绝无亲自插手的动力。
于是,黄芷汀很快得到大明朝廷复文,以圣旨形式明确承认了旧港宣慰司的重建合法,正式任命“旧港宣慰司原宣慰使施进卿后裔施希文为宣慰使”,同时明确宣布:鉴于该宣慰司新建,暂隶安南都统使司管辖。
提到安南,这里又要插叙一番。安南都统使莫茂洽此前曾经因为眼疾失明,后来因为治疗得当,居然又复明了。[注:从史学界的一些论文来看,大多认为他的失明是白内障、青光眼之类的疾病。]
在他恢复光明之后,明面上对京华唯唯诺诺,私底下却一直拉拢莫氏旧部,还试图悄悄联络从广西移镇安南的各大土司,妄图逐渐恢复莫朝对安南的实际统治。
从当年莫茂洽一见大势便立刻投了高务实就知道,他并不是个莽撞之人。他的计划早期执行得也很不错,约有半数原莫氏高官被其说动,个别广西土司也由于他大方的割据式许诺而表现得首鼠两端。
不过最终他还是暴露了,因为他试图拉拢岑凌。
岑凌作为高务实夫妇先后离开安南之后大明在安南地位最高的将领(指有朝廷正式职务的那种),手中掌握着数万岑氏狼兵,是安南国内主导平叛的主将。
早年安南刚刚光复、回归大明,国内一度乱贼四起,正是岑凌领兵将他们一一剿灭,大杀四方,由此还得到了“岑阎王”的“美誉”。
由于战功彪炳,安南国内对岑凌又爱又怕,爱的是他剿灭乱贼保证了升龙等大城市的稳定,安南莫氏的既得利益损失不大;怕的是岑凌如此能打,如果不能拉拢到他,莫朝就不可能脱离京华的实际控制——没错,这里他们想的京华,而不是大明。
大明的强大已经不必说了,北方不可一世的蒙古人都被压着打,安南人觉得反抗大明是没机会的。大明虽然反抗不了,但是不要紧,莫朝旧臣普遍认为,大明可能是因为宣庙当年的旧事而看起来并不想直接管辖安南,真正要摆脱的只是京华“压迫”。
经过多年的观察,莫茂洽和莫氏旧臣都发现,京华重视的从来不是名义上的统治地位,而是经济和军事。换句话说,莫茂洽在政治层面做点什么事,京华其实并不多管。
利用这一有利形势,莫茂洽的复兴计划一度颇为顺利,在拉拢了此前所说的那些力量之后,终于到了关键人物岑凌的攻坚了。
莫茂洽对岑凌不可谓不重视,他许诺成功之后给于岑凌安南二号人物的地位。这包括明面上的“大明安南都统使司副都统使”,以及安南国内恢复旧制之后的“顺王”,并且“永镇广南”——这里的广南是指除后世北越地区之外其余全部越南中、南部。
这个许诺不可谓不大方,毕竟如果真这样成了的话,那岑凌的这个“顺王”实际上就成了演义中的“一字并肩王”,实力之强完全可以与北方的莫氏分庭抗礼。
但是很不幸的是,岑凌一面表现得犹豫不决,似乎很是动摇,仿佛莫茂洽再努一把力就能将其争取过去;一面却立刻上报了高务实,同时也给黄芷汀紧急提醒,要她注意莫氏会不会在突然举兵之后偷袭她的世袭领地海龙府。
于是莫茂洽就悲剧了,彼时刚刚为高务实生下
嫡长女高潓不久的黄芷汀,在从京师返回南疆途中忽然改变目的地,去了她的海龙府视察。
她在海龙府先宣布了一件事,说是奉高务实之命,要求将安南首府升龙城岁入的百五(5%)作为嫡长女高潓的养育金,并且要求都统使司正式下令授权。
这件事奇葩就奇葩在道理上完全说不通:你女儿你自己养啊,升龙城是安南国都、都统使司首府,凭什么要把5%的岁入拿来帮你养女儿?简直莫名其妙,毫无道理。
但莫茂洽意识到了问题,因为高务实夫妇此举摆明了就是一次“指鹿为马”,要的并不是让安南人确定那究竟是不是马,而是明确安南人谁愿意为他们罔顾事实、忠心效命。
事已至此,如果再不发动,将来就永远没有机会了。莫茂洽于是顾不得岑凌还没有明确态度,在升龙城宣布不接受此项提议,并将拼凑来的武装力量集中起来进攻升龙警备军大营。
升龙警备军计有四镇,总兵力50800人,是南疆六大警备军中实力仅次于定南警备军的强军。升龙警备军在高务实一步步夺取整个南疆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后方军事输血的巨大作用——即其余各警备军大多都由升龙警备军抽调骨干建立,好比是京华的黄埔。
要知道,彼时高务实刚刚大胜残元,逐察哈尔至西域。大明除了要应付朝鲜、播州两大战,派戚继光震慑江南漕军变乱之外,还要重新安排布置整个北部边疆的防御体系,因此对于万里之外的旧港宣慰司重建只有心情上兴奋,绝无亲自插手的动力。
于是,黄芷汀很快得到大明朝廷复文,以圣旨形式明确承认了旧港宣慰司的重建合法,正式任命“旧港宣慰司原宣慰使施进卿后裔施希文为宣慰使”,同时明确宣布:鉴于该宣慰司新建,暂隶安南都统使司管辖。
提到安南,这里又要插叙一番。安南都统使莫茂洽此前曾经因为眼疾失明,后来因为治疗得当,居然又复明了。[注:从史学界的一些论文来看,大多认为他的失明是白内障、青光眼之类的疾病。]
在他恢复光明之后,明面上对京华唯唯诺诺,私底下却一直拉拢莫氏旧部,还试图悄悄联络从广西移镇安南的各大土司,妄图逐渐恢复莫朝对安南的实际统治。
从当年莫茂洽一见大势便立刻投了高务实就知道,他并不是个莽撞之人。他的计划早期执行得也很不错,约有半数原莫氏高官被其说动,个别广西土司也由于他大方的割据式许诺而表现得首鼠两端。
不过最终他还是暴露了,因为他试图拉拢岑凌。
岑凌作为高务实夫妇先后离开安南之后大明在安南地位最高的将领(指有朝廷正式职务的那种),手中掌握着数万岑氏狼兵,是安南国内主导平叛的主将。
早年安南刚刚光复、回归大明,国内一度乱贼四起,正是岑凌领兵将他们一一剿灭,大杀四方,由此还得到了“岑阎王”的“美誉”。
由于战功彪炳,安南国内对岑凌又爱又怕,爱的是他剿灭乱贼保证了升龙等大城市的稳定,安南莫氏的既得利益损失不大;怕的是岑凌如此能打,如果不能拉拢到他,莫朝就不可能脱离京华的实际控制——没错,这里他们想的京华,而不是大明。
大明的强大已经不必说了,北方不可一世的蒙古人都被压着打,安南人觉得反抗大明是没机会的。大明虽然反抗不了,但是不要紧,莫朝旧臣普遍认为,大明可能是因为宣庙当年的旧事而看起来并不想直接管辖安南,真正要摆脱的只是京华“压迫”。
经过多年的观察,莫茂洽和莫氏旧臣都发现,京华重视的从来不是名义上的统治地位,而是经济和军事。换句话说,莫茂洽在政治层面做点什么事,京华其实并不多管。
利用这一有利形势,莫茂洽的复兴计划一度颇为顺利,在拉拢了此前所说的那些力量之后,终于到了关键人物岑凌的攻坚了。
莫茂洽对岑凌不可谓不重视,他许诺成功之后给于岑凌安南二号人物的地位。这包括明面上的“大明安南都统使司副都统使”,以及安南国内恢复旧制之后的“顺王”,并且“永镇广南”——这里的广南是指除后世北越地区之外其余全部越南中、南部。
这个许诺不可谓不大方,毕竟如果真这样成了的话,那岑凌的这个“顺王”实际上就成了演义中的“一字并肩王”,实力之强完全可以与北方的莫氏分庭抗礼。
但是很不幸的是,岑凌一面表现得犹豫不决,似乎很是动摇,仿佛莫茂洽再努一把力就能将其争取过去;一面却立刻上报了高务实,同时也给黄芷汀紧急提醒,要她注意莫氏会不会在突然举兵之后偷袭她的世袭领地海龙府。
于是莫茂洽就悲剧了,彼时刚刚为高务实生下
嫡长女高潓不久的黄芷汀,在从京师返回南疆途中忽然改变目的地,去了她的海龙府视察。
她在海龙府先宣布了一件事,说是奉高务实之命,要求将安南首府升龙城岁入的百五(5%)作为嫡长女高潓的养育金,并且要求都统使司正式下令授权。
这件事奇葩就奇葩在道理上完全说不通:你女儿你自己养啊,升龙城是安南国都、都统使司首府,凭什么要把5%的岁入拿来帮你养女儿?简直莫名其妙,毫无道理。
但莫茂洽意识到了问题,因为高务实夫妇此举摆明了就是一次“指鹿为马”,要的并不是让安南人确定那究竟是不是马,而是明确安南人谁愿意为他们罔顾事实、忠心效命。
事已至此,如果再不发动,将来就永远没有机会了。莫茂洽于是顾不得岑凌还没有明确态度,在升龙城宣布不接受此项提议,并将拼凑来的武装力量集中起来进攻升龙警备军大营。
升龙警备军计有四镇,总兵力50800人,是南疆六大警备军中实力仅次于定南警备军的强军。升龙警备军在高务实一步步夺取整个南疆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后方军事输血的巨大作用——即其余各警备军大多都由升龙警备军抽调骨干建立,好比是京华的黄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