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郑洛不便出言反对,贾应元终究不能说服带着密旨而来的高务实,只能忧心忡忡地去安排防务。
高务实知道郑洛心里其实也是担心甚至反对的,便主动告诉他几个消息,以安其心。
一是俺答死后,京华便以顺义王去世为由暂停了两次小市和一次月市,现在张家口等互市地点附近有大批等待交易的蒙古人,他们都是急切盼望开市的,结果都成了大明手中的筹码——因为一旦蒙古高层拒绝大明的册封人选,这些人不仅白跑一趟、白等月余,而且还要面临生路被断的后果。
开市十年,有多少人已经离不开大明的“供货”了?走惯了小路的人肯定能走得惯大路,但走惯了大路的人,可未必走得惯小路。
这就是高务实当年计划中的“经济控制”——这十年来土默特部加大了农耕投入,到处垦荒,又习惯于从大明获得粮食布帛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用品,眼下又恰好在春耕之前,所以一旦大明卡死粮食输出和种子输出,土默特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要饿肚子,而绝种又代表绝收,半年之内,就一定会出现大规模饥荒!
打仗?那只是没有其他手段之下的最后手段,而高务实有的是手段!
后世红朝发展起来之后,经常以“最大的市场”逼得某些人不能不低头,而现在的大明对于土默特而言,不仅是他们畜牧产品的“最大市场”,还是他们生产生活用品的最大且几乎唯一的供应商。
你不听我的?打算饿死一半人吗?你承担得起这样的后果吗?
当然,这一切还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必须具备不怕对方掀桌子的实力。
通俗一点说,就是不怕对方的战争威胁。
为什么朱翊钧在指派高务实为册封顺义王权钦使的同时,还下达了那么一长串的备战命令?因为这就是在告诉对方:我要摊牌了,而且我不怕你掀桌子!
显然,这些举措都是高务实提醒朱翊钧之后,他才依葫芦画瓢照办的,否则此时的朱翊钧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执政经验,却肯定还不至于有这样的周的准备。
但备战并不仅仅是给边臣边将们打个招呼就算完成的事,随着朱翊钧的备战令下达,京华也随之动了起来。
除了早就按下暂停键的互市,京华开平基地的大批军火,包括隆庆二式火枪、万历一式火枪、四个型号的火炮,以及新近研发成功还没有量产的“京华飞炮”等,也在源源不断地往北边各镇输送。
当然,高务实还不至于大方到免费赠送,他只是提前运过去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京华商社作为边境贸易的垄断型巨无霸,贸易量大到惊人,自然在各地都有足够的仓库。
高务实还告诉郑洛,鉴于宣大山西和陕西三边等地近年来少经大战,皇上并没有计划给宣大等地多少进攻任务,只要谨守边关不失,无论册封事宜进展如何,都是大功。
郑洛听罢,果然安心了不少,心中盘算一番,霍然发现,这件事虽然一咋看有些异想天开,但根据双方所处的形式,倒还真有很大的机会能成功。
而且高务实刚才又跟他说了,皇帝并不要求他们出兵塞外、封狼居胥什么的,只要守住边关即是大功。
如果只是这样,郑洛觉得问题还是不大的。
因为战斗力衰退这件事,并不单单是宣大山西三镇会有,蒙古人自己也一样会有。而且相应来说,大明的边军打仗本来就更擅长于守,也更多依赖于火器的威力,现在皇上要求他们依然保持守势,这已经是扬长避短的决定了。
同时,宣大边军这十年来虽然缺乏实战锻炼,可是也不是所有方面都处于下降状态,至少火器的配备就明显进步了——光以京华所提供的隆庆二式火枪举例,在这十年里分配到宣大三镇的一共就有四万来支,尤其是宣府和大同,各有大概一万五千支。
按照京华方面提供的使用说明来说,只要排成密集队型轮番射击,火力之强,应该远超前代!这一点郑洛觉得有些道理,因为这个战法有点像大明当年的“三段击”。
由于郑洛不便出言反对,贾应元终究不能说服带着密旨而来的高务实,只能忧心忡忡地去安排防务。
高务实知道郑洛心里其实也是担心甚至反对的,便主动告诉他几个消息,以安其心。
一是俺答死后,京华便以顺义王去世为由暂停了两次小市和一次月市,现在张家口等互市地点附近有大批等待交易的蒙古人,他们都是急切盼望开市的,结果都成了大明手中的筹码——因为一旦蒙古高层拒绝大明的册封人选,这些人不仅白跑一趟、白等月余,而且还要面临生路被断的后果。
开市十年,有多少人已经离不开大明的“供货”了?走惯了小路的人肯定能走得惯大路,但走惯了大路的人,可未必走得惯小路。
这就是高务实当年计划中的“经济控制”——这十年来土默特部加大了农耕投入,到处垦荒,又习惯于从大明获得粮食布帛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用品,眼下又恰好在春耕之前,所以一旦大明卡死粮食输出和种子输出,土默特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要饿肚子,而绝种又代表绝收,半年之内,就一定会出现大规模饥荒!
打仗?那只是没有其他手段之下的最后手段,而高务实有的是手段!
后世红朝发展起来之后,经常以“最大的市场”逼得某些人不能不低头,而现在的大明对于土默特而言,不仅是他们畜牧产品的“最大市场”,还是他们生产生活用品的最大且几乎唯一的供应商。
你不听我的?打算饿死一半人吗?你承担得起这样的后果吗?
当然,这一切还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必须具备不怕对方掀桌子的实力。
通俗一点说,就是不怕对方的战争威胁。
为什么朱翊钧在指派高务实为册封顺义王权钦使的同时,还下达了那么一长串的备战命令?因为这就是在告诉对方:我要摊牌了,而且我不怕你掀桌子!
显然,这些举措都是高务实提醒朱翊钧之后,他才依葫芦画瓢照办的,否则此时的朱翊钧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执政经验,却肯定还不至于有这样的周的准备。
但备战并不仅仅是给边臣边将们打个招呼就算完成的事,随着朱翊钧的备战令下达,京华也随之动了起来。
除了早就按下暂停键的互市,京华开平基地的大批军火,包括隆庆二式火枪、万历一式火枪、四个型号的火炮,以及新近研发成功还没有量产的“京华飞炮”等,也在源源不断地往北边各镇输送。
当然,高务实还不至于大方到免费赠送,他只是提前运过去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京华商社作为边境贸易的垄断型巨无霸,贸易量大到惊人,自然在各地都有足够的仓库。
高务实还告诉郑洛,鉴于宣大山西和陕西三边等地近年来少经大战,皇上并没有计划给宣大等地多少进攻任务,只要谨守边关不失,无论册封事宜进展如何,都是大功。
郑洛听罢,果然安心了不少,心中盘算一番,霍然发现,这件事虽然一咋看有些异想天开,但根据双方所处的形式,倒还真有很大的机会能成功。
而且高务实刚才又跟他说了,皇帝并不要求他们出兵塞外、封狼居胥什么的,只要守住边关即是大功。
如果只是这样,郑洛觉得问题还是不大的。
因为战斗力衰退这件事,并不单单是宣大山西三镇会有,蒙古人自己也一样会有。而且相应来说,大明的边军打仗本来就更擅长于守,也更多依赖于火器的威力,现在皇上要求他们依然保持守势,这已经是扬长避短的决定了。
同时,宣大边军这十年来虽然缺乏实战锻炼,可是也不是所有方面都处于下降状态,至少火器的配备就明显进步了——光以京华所提供的隆庆二式火枪举例,在这十年里分配到宣大三镇的一共就有四万来支,尤其是宣府和大同,各有大概一万五千支。
按照京华方面提供的使用说明来说,只要排成密集队型轮番射击,火力之强,应该远超前代!这一点郑洛觉得有些道理,因为这个战法有点像大明当年的“三段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