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杜启东态度如何,李毅既已向魏学荣开战,断无退让的道理,便回答道:“杜书记,一切都有国法党纪,我李某人,不敢擅专。”

    这话表明,李毅不想插手魏学荣案,一切全部交由有司去判断。魏学荣有没有罪,有多大罪过,只能交给纪检部门去查去断。

    听上去,是李毅不想插手,其实还是要坚决公正。

    魏学荣的案子,一旦进入纪检程序,魏学荣少说也要挨一顿处分。

    杜启东道:“李毅同志,魏学荣这个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为官也颇算清廉,虽无大政绩,却也没有啥过错,得饶人处且饶人,何不放他一马呢?”

    李毅道:“杜书记,我也深知做人的道理,与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可是,你刚才赞扬魏学荣的两个优点,我却不敢苟同。他清不清廉,我不知道,但要说他工作认真负责,我却要冷笑三声了。”

    杜启东道:“这话怎么讲?”

    李毅道:“前不久发生的海银高速交通事故,当天下午,我赴现场指挥,檄令魏学荣同志,命他协调各部门,但却无法联系上他,后来,还是有熟悉他行踪的同志,告知我,说魏厅长下午这个时间点,一般都是在江南会所休闲,我不信,率人赶去查实,谁料,魏学荣同志,还真的在江南会所逍遥。”

    杜启东呃了一声,显然也大感意外。

    李毅又将当时魏学荣的言论说了一遍,以及魏学荣到现场后的表现,也一并说给杜启东听。

    杜启东听罢,冷笑一声:“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个魏学荣,如此作死!我也保他不得了!”

    李毅长吁了一口气,心想还好,杜启东能明大是大非,并没有一味的袒护魏学荣。

    杜启东沉声说道:“李毅同志,魏学荣案,我支持你!只管查下去,我倒要看看,这个家伙,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不可见人的秘密!”

    李毅道:“杜书记,有了你的支持,我们更能放开手脚。魏学荣辜负了党和国家的期望,他罪有应得!不过,他不仅是公安厅长,更是省政府党组成员,级别甚高,我们也只能审讯抓来的那些人,从他们嘴里,追查跟魏学荣有关的犯罪证据,汇报至省委,还得请省委向中枢反映,严查魏学荣。”

    杜启东道:“此事易办。只要有了证据,魏学荣断无逃路!”

    李毅道:“我就怕魏学荣会擅用职权,干扰赵国山同志办案。所以,我想请杜书记干预此案,让魏学荣无从下手。”

    杜启东沉吟道:“这样吧,我给赵国山同志打个电话,督他严查此案,如果有人胆敢阻拦,中管来找我!”

    李毅喜道:“那就太好了。”

    有了杜启东的参与,赵国山审案,才能有恃无恐,就算碰到魏学荣来阻挠,也自不怕了。

    杜启东意味深长的说道:“李毅同志,你甫上任,就烧了两把大火啊!一把火,把启明市烧得烛火燎天,这第二把火,是想搅得公安这一块,鸡犬不宁啊!”

    李毅道:“不敢,杜书记,我也是事赶事的碰上了,不得不管,要说我有什么预谋,有什么目的,那就真是冤枉我了。”

    杜启东道:“李毅同志,我知道,你是一心为国,立身为民,一举一动,无可指责。但官场复杂,你行大事之前,还是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如果有可能,最好不要乾纲独断,多与他人汇报商议,总不是坏事。”

    他这话,言之谆谆,温和之极,但听在李毅耳里,却有如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