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这秀才冷冰冰的,却是个贴心的人(4/8)
以虞婆的腿脚,又端粥又拿碗筷,怕是做不到,看来方才庄婉定是跟着一起来了。
谢颜此时也懒得去计较女秀才是什么意思,但如今庄家这番雪中送炭的行为已经足以让她摒弃诸多的疑问,毕竟她们母子三人身上也没有什么可图的地方,此时能伸出援手,实在是难能可贵。
曹娥忙把背上的一大捆茅草放在地上,颇有些不安地道:“虞婆婆,我们母子三人先前得到您和秀才的帮助已经很多了,如今大家都视我们为不详,您还是少些跟我们往来的好。”
虞婆一听就不高兴了:“什么详不详的,当年曹旺早几天前就生病了,后来才生的你,他死了跟你啥关系,还有方家那死鬼,是被山匪打死的,跟小锦儿何干,至于你那丈夫,谁说不是巧合呢,你就别把这些罪责都背在身上,你才三十来岁,还有大好日子在后头,说什么丧气话呢,让小锦儿和小谷儿给听到了,不得多难过呀。”
谢颜走过来刚好听到这小老太一番话,也跟着笑了:“娘,虞婆婆说得在理,今天是咱们搬新家的日子,往后就没人管这咱们了,就不要想那些丧气的事情,既然婆婆有这番好心意,咱们就只好厚着脸皮收下了,将来等日子好起来,再好好报答她们。”
虞婆笑呵呵地道:“还是小锦儿想得通透,等以后日子好了,多来孝敬我老婆子可不会客气。”
女儿都这么说了,曹娥也不好再把人家的好意再往外推,更何况锦儿和谷儿一天没吃东西,自己一个大人一天不吃到还能撑得过去,孩子还小,不能让他们跟着自己受罪。
于是又软声细语地一顿感谢,这才上前去把锅子打开准备舀粥。
只是没想到一打开盖子就是扑鼻的香味,除了粥米的香味,还有肉香味,仔细一看,入眼的是白花花的米粥,粥里还带着几根斩断的筒骨,上边撒了点小葱花,曹娥舀饭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要知道在曹家,别说白花花的大米粥,连玉米粥都是稀得能照出人影子来,更不用说还用筒骨一起熬的。
“怕你们不够吃,早上埋了了几个红薯在灶子里,婉儿说这几天吃红薯太多心口烧,我便都拿了过来了。”
“够了够了……实在是太多了……”曹娥忍不住有些哽咽。
虞婆是看得出来她情绪有些激动,赶紧站起来道:“我得先回去,家里还有活儿要忙,这口锅子往时都用不到,你们如今锅碗瓢盆啥都没有,就先拿来用着先,家里最不缺的就这些了,也不用还回去了。”
如此好意,再推辞就不近人情了,而且这些东西要买起来铁定也不便宜,现在到处是用钱的时候,能省一点是一点,谢颜心里暗暗记着这小老太的好,目送着她的背影远去。
这小锅子看着口子小,但肚子大,这一小锅的粥,装起来每人能有两碗多,比起曹家一餐半碗稀粥来,简直不要好太多,更何况里边还有一些筒骨连着肉,盐味上得刚刚好,不要太好吃。
谢元谷吃了个肚儿圆,斜躺在那一捆茅草边上,摸着鼓鼓的小肚子道:“从来没有吃得这么饱过呀。”
曹娥也把碗给舔得干干净净道:“庄家待咱们可真是好,锦儿谷儿,往后咱们要是真的过得好了,可不能望了她们家的大恩大德。”
“放心吧娘,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到时候秀才姐姐想要什么,便给她什么。”
谢颜听到弟弟这么说,噗嗤一声笑了:“到时候要你这个小机灵鬼去当书童。”
“要是真的,那可真的是太好了。”谢元谷巴不得。
“想得美,谁会要你这啥也不会的小屁孩。”
曹娥看着姐弟二人难得这般肆无忌惮地打闹了一会,把锅碗收拾一番,拿到草棚子后边不远处的一处泉眼那里去冲洗,回来后开始用藤条缠绕着茅草将其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回头铺在草棚子上。
以前曹家的柴房也是这样子防雨的,先前经常漏雨,曹娥没少修补,此时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不到一会儿就码了一大半。
谢颜此时也懒得去计较女秀才是什么意思,但如今庄家这番雪中送炭的行为已经足以让她摒弃诸多的疑问,毕竟她们母子三人身上也没有什么可图的地方,此时能伸出援手,实在是难能可贵。
曹娥忙把背上的一大捆茅草放在地上,颇有些不安地道:“虞婆婆,我们母子三人先前得到您和秀才的帮助已经很多了,如今大家都视我们为不详,您还是少些跟我们往来的好。”
虞婆一听就不高兴了:“什么详不详的,当年曹旺早几天前就生病了,后来才生的你,他死了跟你啥关系,还有方家那死鬼,是被山匪打死的,跟小锦儿何干,至于你那丈夫,谁说不是巧合呢,你就别把这些罪责都背在身上,你才三十来岁,还有大好日子在后头,说什么丧气话呢,让小锦儿和小谷儿给听到了,不得多难过呀。”
谢颜走过来刚好听到这小老太一番话,也跟着笑了:“娘,虞婆婆说得在理,今天是咱们搬新家的日子,往后就没人管这咱们了,就不要想那些丧气的事情,既然婆婆有这番好心意,咱们就只好厚着脸皮收下了,将来等日子好起来,再好好报答她们。”
虞婆笑呵呵地道:“还是小锦儿想得通透,等以后日子好了,多来孝敬我老婆子可不会客气。”
女儿都这么说了,曹娥也不好再把人家的好意再往外推,更何况锦儿和谷儿一天没吃东西,自己一个大人一天不吃到还能撑得过去,孩子还小,不能让他们跟着自己受罪。
于是又软声细语地一顿感谢,这才上前去把锅子打开准备舀粥。
只是没想到一打开盖子就是扑鼻的香味,除了粥米的香味,还有肉香味,仔细一看,入眼的是白花花的米粥,粥里还带着几根斩断的筒骨,上边撒了点小葱花,曹娥舀饭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要知道在曹家,别说白花花的大米粥,连玉米粥都是稀得能照出人影子来,更不用说还用筒骨一起熬的。
“怕你们不够吃,早上埋了了几个红薯在灶子里,婉儿说这几天吃红薯太多心口烧,我便都拿了过来了。”
“够了够了……实在是太多了……”曹娥忍不住有些哽咽。
虞婆是看得出来她情绪有些激动,赶紧站起来道:“我得先回去,家里还有活儿要忙,这口锅子往时都用不到,你们如今锅碗瓢盆啥都没有,就先拿来用着先,家里最不缺的就这些了,也不用还回去了。”
如此好意,再推辞就不近人情了,而且这些东西要买起来铁定也不便宜,现在到处是用钱的时候,能省一点是一点,谢颜心里暗暗记着这小老太的好,目送着她的背影远去。
这小锅子看着口子小,但肚子大,这一小锅的粥,装起来每人能有两碗多,比起曹家一餐半碗稀粥来,简直不要好太多,更何况里边还有一些筒骨连着肉,盐味上得刚刚好,不要太好吃。
谢元谷吃了个肚儿圆,斜躺在那一捆茅草边上,摸着鼓鼓的小肚子道:“从来没有吃得这么饱过呀。”
曹娥也把碗给舔得干干净净道:“庄家待咱们可真是好,锦儿谷儿,往后咱们要是真的过得好了,可不能望了她们家的大恩大德。”
“放心吧娘,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到时候秀才姐姐想要什么,便给她什么。”
谢颜听到弟弟这么说,噗嗤一声笑了:“到时候要你这个小机灵鬼去当书童。”
“要是真的,那可真的是太好了。”谢元谷巴不得。
“想得美,谁会要你这啥也不会的小屁孩。”
曹娥看着姐弟二人难得这般肆无忌惮地打闹了一会,把锅碗收拾一番,拿到草棚子后边不远处的一处泉眼那里去冲洗,回来后开始用藤条缠绕着茅草将其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回头铺在草棚子上。
以前曹家的柴房也是这样子防雨的,先前经常漏雨,曹娥没少修补,此时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不到一会儿就码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