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亲定下计议之后,周承业于是将张瑝和张琇两兄弟领进书房。
这两个半大孩子也是心思敏捷之辈,在随周承业前往周子谅书房时,将手中所持的兵刃全都留在了周承业的屋内,只是两手空空地过去。
“罪民张瑝(张琇)见过御史大人!”兄弟两个见到周子谅后,躬身行礼,却是执的晚辈面见长辈时的礼仪。
周子谅并没有因为看到对方是两个少年,说话便含含糊糊,直接说道:“你们的事情,我已经听二郎说过了。张都督当年的案子早已有了定论,如今此事已经过去整整四年之久,若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想要为乃父平冤昭雪,只怕是千难万难啊!”
听了周子谅的话,兄弟两个的心情渐渐往下沉去。
张瑝急忙说道:“御史大人说的是,吾兄弟二人亦知此事不易,因此才会登门叨扰。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但是我兄弟二人却心知肚明家父是被冤杀。当时那董元礼带人围攻杨汪时,吾父并不在城内,而是带着我们兄弟二人在山中捕猎。若是吾父真有造反之意,又岂能在举事之前如此玩忽懈怠?在董元礼被援兵所杀之后又毫不反抗地引颈待戮?”
张琇也补充着说道:“那杨汪只因为董元礼是吾父部下,当时带兵围困和威胁了他,就一口咬定吾父意图造反,直接返朝复命,结果害得吾父含冤而死,母亲不久便郁郁而终,而张家也被抄家流放。我兄弟两个当年尚不满十岁,跟此事又有何干?却要被流放万里以外的岭南恶瘴之地,这跟赶尽杀绝又有何区别?”
站在父亲与张氏兄弟中间的周承业,进屋之后一直没有说话,听了这两兄弟口齿清楚的言谈,心里也是暗暗赞叹不已。他觉得,张瑝和张琇到底是一州都督的后人,说话有理有据,丝毫不显慌乱和无序,还真是可塑之才。
周子谅对于两位少年的言谈举止也十分欣赏,他方才还怕两人见到自己之后胡搅蛮缠,又或者是哀求啼哭,如今看来,两个孩子果然如二郎所言,是真的有别于普通之人。
周子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语气诚恳地说道:“孩子们啊,虽然我与你们的父亲从未谋面,也谈不上什么交情,但我见到你们之后内心十分欣喜。张都督生前教导的好,养了一对好儿子!今日我既然答应接见你们,其实也就表明我对此事的态度。不妨直言告诉你们,张审素的案子我一定会查的,但却要在合适的机会下去查,而不是现在便去面见皇帝,要求为张都督平反昭雪。”
兄弟两个能够看出来,面前这位与他们父亲年岁相当的中年人,是真心想要帮张家的。可是,四年的流亡艰辛,使得他们心中只剩下复仇的怒火,那怕就是多等一天,他们都觉得痛苦的难以安生。所以,当他们听到这里时,便欲转身离去。
周子谅一眼便看出了张氏兄弟眼中的离去之意,他还想起了方才周承业提到的两人欲寻杨汪复仇的打算,于是不待二人说话,又说道:“我要提醒你们一句,就算乃父张审素的案子日后得以平冤昭雪,那杨汪确实在此案中犯下大罪,也需皇帝亲自审定,方可以对其行刑。如果在此之前,你们擅自行刺于杨汪,便是重罪,甚至是死罪!”
言尽于此,周子谅也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何去何从,却是要看这兄弟俩自己决断。
兄弟两个没有被监察御史口中所说的“重罪”和“死罪”吓倒,他们一起再次向周子谅行礼,然后说道:“小的两个感谢御史大人一片苦心,既然平冤之事尚需时日,吾兄弟二人这就去寻个地方躲藏起来,静待那一日到来。”
说完这话,兄弟两个扭头便向外走。屋子里剩下的两人,又岂是听不出来,这两个孩子明显已动了死志,只是随便找个借口离开而已。
不等父亲提醒,周承业便紧跟着已经走出屋外的两兄弟而去。他得尽最后一把力,争取将张家这对慷慨赴死的兄弟给拦下来。
“张家兄弟且留步!”出了书房,周承业便高声说道。
听到周承业叫喊,张瑝和张琇停步转身,他们以为周承业是要跟自己再说上几句送别的话。
“走、走,先到我屋里去,外面的日头已经到了头顶,晒的人难受!”周承业不由分说地两手各拽一人,将张瑝和张琇拉进自己卧室。
进得屋中,周承业堵在门口,瞪眼看着兄弟二人,说道:“你们此去是要找杨汪拼命吧?那也得把落在我屋里的刀带走,不然你们靠什么杀杨汪?”
兄弟两个没想到周承业一上来竟然冒出这话,这跟方才周子谅的劝说完全是背道而驰,但听在耳中却是格外的刺耳。
年幼一些的张琇气不过,于是说道:“不用你管!我们自有我们的办法!”
“那是哦,想一想你们多能耐啊,在流放途中能够逃亡出来,四年之间竟然没有被官府捉拿归案!这长安城内有一百多万人口,将你兄弟两个丢进来,不过是一粒沙落入大漠,一滴水落入长河,谁能发现?你们只要一直打听下去,那怕是沿街乞讨,总能找到那杨汪的下落。到时候埋伏在他家附近,趁着夜晚无人之时,暴起杀人,终于可以报得父仇。啧、啧,想一想都让人热血沸腾呢!”周承业像看懂人心的魔鬼一般,将张氏兄弟心里的想法全说了出来。
这两个半大孩子也是心思敏捷之辈,在随周承业前往周子谅书房时,将手中所持的兵刃全都留在了周承业的屋内,只是两手空空地过去。
“罪民张瑝(张琇)见过御史大人!”兄弟两个见到周子谅后,躬身行礼,却是执的晚辈面见长辈时的礼仪。
周子谅并没有因为看到对方是两个少年,说话便含含糊糊,直接说道:“你们的事情,我已经听二郎说过了。张都督当年的案子早已有了定论,如今此事已经过去整整四年之久,若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想要为乃父平冤昭雪,只怕是千难万难啊!”
听了周子谅的话,兄弟两个的心情渐渐往下沉去。
张瑝急忙说道:“御史大人说的是,吾兄弟二人亦知此事不易,因此才会登门叨扰。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但是我兄弟二人却心知肚明家父是被冤杀。当时那董元礼带人围攻杨汪时,吾父并不在城内,而是带着我们兄弟二人在山中捕猎。若是吾父真有造反之意,又岂能在举事之前如此玩忽懈怠?在董元礼被援兵所杀之后又毫不反抗地引颈待戮?”
张琇也补充着说道:“那杨汪只因为董元礼是吾父部下,当时带兵围困和威胁了他,就一口咬定吾父意图造反,直接返朝复命,结果害得吾父含冤而死,母亲不久便郁郁而终,而张家也被抄家流放。我兄弟两个当年尚不满十岁,跟此事又有何干?却要被流放万里以外的岭南恶瘴之地,这跟赶尽杀绝又有何区别?”
站在父亲与张氏兄弟中间的周承业,进屋之后一直没有说话,听了这两兄弟口齿清楚的言谈,心里也是暗暗赞叹不已。他觉得,张瑝和张琇到底是一州都督的后人,说话有理有据,丝毫不显慌乱和无序,还真是可塑之才。
周子谅对于两位少年的言谈举止也十分欣赏,他方才还怕两人见到自己之后胡搅蛮缠,又或者是哀求啼哭,如今看来,两个孩子果然如二郎所言,是真的有别于普通之人。
周子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语气诚恳地说道:“孩子们啊,虽然我与你们的父亲从未谋面,也谈不上什么交情,但我见到你们之后内心十分欣喜。张都督生前教导的好,养了一对好儿子!今日我既然答应接见你们,其实也就表明我对此事的态度。不妨直言告诉你们,张审素的案子我一定会查的,但却要在合适的机会下去查,而不是现在便去面见皇帝,要求为张都督平反昭雪。”
兄弟两个能够看出来,面前这位与他们父亲年岁相当的中年人,是真心想要帮张家的。可是,四年的流亡艰辛,使得他们心中只剩下复仇的怒火,那怕就是多等一天,他们都觉得痛苦的难以安生。所以,当他们听到这里时,便欲转身离去。
周子谅一眼便看出了张氏兄弟眼中的离去之意,他还想起了方才周承业提到的两人欲寻杨汪复仇的打算,于是不待二人说话,又说道:“我要提醒你们一句,就算乃父张审素的案子日后得以平冤昭雪,那杨汪确实在此案中犯下大罪,也需皇帝亲自审定,方可以对其行刑。如果在此之前,你们擅自行刺于杨汪,便是重罪,甚至是死罪!”
言尽于此,周子谅也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何去何从,却是要看这兄弟俩自己决断。
兄弟两个没有被监察御史口中所说的“重罪”和“死罪”吓倒,他们一起再次向周子谅行礼,然后说道:“小的两个感谢御史大人一片苦心,既然平冤之事尚需时日,吾兄弟二人这就去寻个地方躲藏起来,静待那一日到来。”
说完这话,兄弟两个扭头便向外走。屋子里剩下的两人,又岂是听不出来,这两个孩子明显已动了死志,只是随便找个借口离开而已。
不等父亲提醒,周承业便紧跟着已经走出屋外的两兄弟而去。他得尽最后一把力,争取将张家这对慷慨赴死的兄弟给拦下来。
“张家兄弟且留步!”出了书房,周承业便高声说道。
听到周承业叫喊,张瑝和张琇停步转身,他们以为周承业是要跟自己再说上几句送别的话。
“走、走,先到我屋里去,外面的日头已经到了头顶,晒的人难受!”周承业不由分说地两手各拽一人,将张瑝和张琇拉进自己卧室。
进得屋中,周承业堵在门口,瞪眼看着兄弟二人,说道:“你们此去是要找杨汪拼命吧?那也得把落在我屋里的刀带走,不然你们靠什么杀杨汪?”
兄弟两个没想到周承业一上来竟然冒出这话,这跟方才周子谅的劝说完全是背道而驰,但听在耳中却是格外的刺耳。
年幼一些的张琇气不过,于是说道:“不用你管!我们自有我们的办法!”
“那是哦,想一想你们多能耐啊,在流放途中能够逃亡出来,四年之间竟然没有被官府捉拿归案!这长安城内有一百多万人口,将你兄弟两个丢进来,不过是一粒沙落入大漠,一滴水落入长河,谁能发现?你们只要一直打听下去,那怕是沿街乞讨,总能找到那杨汪的下落。到时候埋伏在他家附近,趁着夜晚无人之时,暴起杀人,终于可以报得父仇。啧、啧,想一想都让人热血沸腾呢!”周承业像看懂人心的魔鬼一般,将张氏兄弟心里的想法全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