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哥俩一起去当兵
与父亲一番长谈,周承业大概了解到安禄山和史思明现在的情况,他在心中盘算着要不要趁安禄山被押解到长安时,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将此贼做掉,以此为大唐除掉一个大祸害。////..
按照正史的记载,张守在向朝廷上表请斩安禄山之后不久,便会将安禄山押解到长安,听候皇帝的发落。而张守之所以要费这么一番功夫,却是真心不想让安禄山死,但又害怕被人攻击自己护短,所以才捣鼓出这么一场肉戏给长安城内的君臣观看。
以张守对李隆基的了解,虽然安禄山作战失利,但皇帝不会真的忍心杀掉一位作战勇猛的边关将领。李隆基只对一种人心狠手辣,绝不留情,那就是可能危及到自己皇权的人。像安禄山这种替大唐戍边守土的胡人,皇帝不仅不会真的杀害,而且还会青眼有加。
想到这里,周承业于是说道:“这个张守,倒是一头老狐狸,自己不想杀干儿子,又不愿意承担护短的坏名声,所以便将裁决权交给朝廷。”
周子谅很看重儿子的态度,所以问道:“那么二郎以为安禄山该不该杀?”
周承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该杀!这个安禄山就是一个投机的家伙,我觉得他心术不正,并非真的忠于大唐,只是觉得在军中能够捞到好处,所以才表现的勇猛一些。如果留着他继续坐大,只怕将来尾大不掉,会成为边关一患!”
听儿子说的这么坚决,倒是让周子谅吃了一惊。他有些不解地问道:“二郎对于这个安禄山如此关注,此前你与他似乎从未有过什么交往啊?为何对此人的观感如此之差?”
周二被老爹这话问的一滞,他总不能告诉周子谅说自己是穿越者,知道安禄山是个国贼,将来肯定要造反吧?
琢磨了一下措辞,周承业说道:“孩儿以为,我大唐边关的守将,还是任用血统纯正的汉人可靠。其余各族的将领虽然可以为辅,但绝对不可让他们成为一方主将。那张守是个老糊涂,不仅收了安禄山做义子,看样子等他退下来后,还有意让安禄山接替于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觉得安禄山和史干等人不可靠,所以觉得应该趁着这次机会除掉安禄山。”
周子谅闻言摆手说道:“你这话千万不可出去说,不然定会被御史们逮住作为攻击你的证据!我大唐边关军中可是有不少的非汉人血统的将领,像高仙芝这样身居高位的将领不止一个,他们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许多战功,深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这次张守之所以上表请奏,何尝不是看准了皇帝轻易不会下旨斩杀异族武将的这一点。”
“孩儿也就是提醒父亲一下,轻易不要表明自己对于安禄山一事的态度。如果皇帝说赦免安禄山,父亲不要劝谏阻拦;如果皇帝说应该杀掉安禄山,父亲便坚决拥护支持。总之,切莫因为安禄山一事,给父亲的声誉留下污点。”
“你的话我记住了。安禄山这件事情跟我关系不大,最后还是由张相拿出一个意见再上报皇帝的。也不知张相会是一个什么态度?”
“我觉得张相肯定是赞同斩杀安禄山的。”周承业再次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道。
实际上,张九龄此人还真的就有识人之明,据正史记载,他在安禄山造反之前二十年,便强烈建议皇帝杀掉犯事的安禄山,并且向皇帝明言安禄山不可靠,说安禄山长的是一脸的反相,将来必然为祸大唐。
“呵呵,二郎既然这么笃定,那我便等候一段时日,看看是否像你说的这样。不过,你现在一天也不能在长安多呆了,还是赶紧寻个合适的理由和机会,躲开这边的一些是非吧。”
“孩儿已经有了主意,这几日就想办法躲出去。”
父子二人这夜聊过之后不久,朝廷下达了一道命令,让陇右节度使治下秦州都督郭英义接替鄯州都督一职,而原鄯州都督因为身体健康的缘故,被调回长安附近,做了一名上州都督,也算是功德圆满,欣然赴任。
郭英义的这道任命看似与周承业毫无关系,但没过多久,兵部又不动声色地给鄯州都督府下达一道命令,委任左千牛卫府司录参军周承业检校鄯州都督府录事参军一职。
“检校”一词,在大唐军中是在正式任命以前而暂时代理某职的意思。
自李隆基登基之后,由于各种使职,特别是诸道使府立功的将校,大多带中央台省的官衔,上自三公、仆射、尚书,下至郎中、员外郎、校书郎。这些官衔均称为检校官。但是这些检校官并不在该部门任职,只是挂衔表示其地位之尊崇和升迁之经历而已。
例如杜甫,后世人们多称其为杜工部,其实他并未在工部担任过任何官职,只是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府里当参谋时曾经挂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头衔。
但周承业的这个检校官与其他人的却有很大不同。
与父亲一番长谈,周承业大概了解到安禄山和史思明现在的情况,他在心中盘算着要不要趁安禄山被押解到长安时,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将此贼做掉,以此为大唐除掉一个大祸害。////..
按照正史的记载,张守在向朝廷上表请斩安禄山之后不久,便会将安禄山押解到长安,听候皇帝的发落。而张守之所以要费这么一番功夫,却是真心不想让安禄山死,但又害怕被人攻击自己护短,所以才捣鼓出这么一场肉戏给长安城内的君臣观看。
以张守对李隆基的了解,虽然安禄山作战失利,但皇帝不会真的忍心杀掉一位作战勇猛的边关将领。李隆基只对一种人心狠手辣,绝不留情,那就是可能危及到自己皇权的人。像安禄山这种替大唐戍边守土的胡人,皇帝不仅不会真的杀害,而且还会青眼有加。
想到这里,周承业于是说道:“这个张守,倒是一头老狐狸,自己不想杀干儿子,又不愿意承担护短的坏名声,所以便将裁决权交给朝廷。”
周子谅很看重儿子的态度,所以问道:“那么二郎以为安禄山该不该杀?”
周承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该杀!这个安禄山就是一个投机的家伙,我觉得他心术不正,并非真的忠于大唐,只是觉得在军中能够捞到好处,所以才表现的勇猛一些。如果留着他继续坐大,只怕将来尾大不掉,会成为边关一患!”
听儿子说的这么坚决,倒是让周子谅吃了一惊。他有些不解地问道:“二郎对于这个安禄山如此关注,此前你与他似乎从未有过什么交往啊?为何对此人的观感如此之差?”
周二被老爹这话问的一滞,他总不能告诉周子谅说自己是穿越者,知道安禄山是个国贼,将来肯定要造反吧?
琢磨了一下措辞,周承业说道:“孩儿以为,我大唐边关的守将,还是任用血统纯正的汉人可靠。其余各族的将领虽然可以为辅,但绝对不可让他们成为一方主将。那张守是个老糊涂,不仅收了安禄山做义子,看样子等他退下来后,还有意让安禄山接替于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觉得安禄山和史干等人不可靠,所以觉得应该趁着这次机会除掉安禄山。”
周子谅闻言摆手说道:“你这话千万不可出去说,不然定会被御史们逮住作为攻击你的证据!我大唐边关军中可是有不少的非汉人血统的将领,像高仙芝这样身居高位的将领不止一个,他们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许多战功,深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这次张守之所以上表请奏,何尝不是看准了皇帝轻易不会下旨斩杀异族武将的这一点。”
“孩儿也就是提醒父亲一下,轻易不要表明自己对于安禄山一事的态度。如果皇帝说赦免安禄山,父亲不要劝谏阻拦;如果皇帝说应该杀掉安禄山,父亲便坚决拥护支持。总之,切莫因为安禄山一事,给父亲的声誉留下污点。”
“你的话我记住了。安禄山这件事情跟我关系不大,最后还是由张相拿出一个意见再上报皇帝的。也不知张相会是一个什么态度?”
“我觉得张相肯定是赞同斩杀安禄山的。”周承业再次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道。
实际上,张九龄此人还真的就有识人之明,据正史记载,他在安禄山造反之前二十年,便强烈建议皇帝杀掉犯事的安禄山,并且向皇帝明言安禄山不可靠,说安禄山长的是一脸的反相,将来必然为祸大唐。
“呵呵,二郎既然这么笃定,那我便等候一段时日,看看是否像你说的这样。不过,你现在一天也不能在长安多呆了,还是赶紧寻个合适的理由和机会,躲开这边的一些是非吧。”
“孩儿已经有了主意,这几日就想办法躲出去。”
父子二人这夜聊过之后不久,朝廷下达了一道命令,让陇右节度使治下秦州都督郭英义接替鄯州都督一职,而原鄯州都督因为身体健康的缘故,被调回长安附近,做了一名上州都督,也算是功德圆满,欣然赴任。
郭英义的这道任命看似与周承业毫无关系,但没过多久,兵部又不动声色地给鄯州都督府下达一道命令,委任左千牛卫府司录参军周承业检校鄯州都督府录事参军一职。
“检校”一词,在大唐军中是在正式任命以前而暂时代理某职的意思。
自李隆基登基之后,由于各种使职,特别是诸道使府立功的将校,大多带中央台省的官衔,上自三公、仆射、尚书,下至郎中、员外郎、校书郎。这些官衔均称为检校官。但是这些检校官并不在该部门任职,只是挂衔表示其地位之尊崇和升迁之经历而已。
例如杜甫,后世人们多称其为杜工部,其实他并未在工部担任过任何官职,只是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府里当参谋时曾经挂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头衔。
但周承业的这个检校官与其他人的却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