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世二十年七月,江南大旱,灾民流离失所,纷纷北上,京城外都是逃难而来的灾民。

    父皇在朝会上大为震怒,将各处官员骂了个遍,江南巡抚被父皇摘了乌纱帽,知府知县数人暂留人头为赈灾所用。朝会上鸦雀无声。

    父皇急火攻心,坐在龙椅上,把着扶手,使劲的咳嗽,终于把那口老血咳了出来。

    太监们低着头,而所有大臣都跪在地上,只有我和三哥站着,但三哥正为着江南的事情发愁,所以只有我看到了父皇偷偷藏起来的咳到袖子上的那块血迹。

    但我没有出声,因为父皇没有出声,整个朝堂都在等着父皇发号施令,此时父皇是绝不能离场的。

    终于,父皇大喘了几口气,扶着龙椅站起来,道:“江南大旱,颗粒无收,流民至京可见灾情之重,此乃我大昭国难之时!朕身为一国之君,怎忍见万民受难,实在是如坐针毡,故朕决意亲往江南统领赈灾一事。众卿以为如何?”

    闻言,舅舅跪行至大殿中央,用力地磕了几个响头,而后趴伏在地上,“不可啊圣上!圣上三思!”见状,那帮文官也连忙作态附和。

    父皇眉头一皱,“那众卿倒是说说高见!早前就拨了款往江南赈灾,结果呢,灾民都逃到京城了!赈灾款只怕都让那些个酒囊饭袋贪得一文不剩!朕若不去亲自坐镇,只怕江南就要反了!”说完,父皇又咳了好一阵。

    三哥从我身边走出去,跪在舅舅旁边,“父皇息怒,儿臣不才,愿代父皇前往江南赈灾。”

    我也连忙跪下,道:“儿臣愿与三哥同往,替父皇分忧。”

    “父皇,四弟年纪尚浅,还是让他留在父皇身边侍奉。”三哥道。

    我知道现下江南极乱,三哥自然是怕我出事,可我也不放心三哥,于是便悄声的跟三哥说:“三哥,我……”

    只是我话还没说完,舅舅的声音却打断了我。“圣上,国难当头,圣上更应坐镇京城,稳定民心,太子和四皇子虽有心为圣上分忧,然江南此时局势未定,二位皇子谁去都不能保证绝对安全,林佑身为右相,理应为圣上分忧,为群臣表率,臣愿前往江南领赈灾一事,并彻查赈灾款去向,给圣上和江南百姓一个交代!”

    舅舅这番话说的很是诚恳,父皇赞许地点了点头,“太子,你觉得呢?”

    三哥道:“右相所言有理,儿臣愿与右相同往江南。父皇可命右相为钦差大臣,命儿臣为特使,如此一来,既可赈灾又可安民心。”

    “嗯,吕申,你即刻拟旨,就按太子说的办。太子,林佑,你二人明日就代朕前去,江南百姓的安危就拜托你们了。”

    我自然是没去成,下朝后我叫住吕公公,嘱咐他仔细侍候父皇,又去了母妃宫里把父皇咳血的事同她一说,母妃果然不知,立即领了太医往父皇的养心殿去。

    父皇是个要强的人,若是我们对他说他定会责骂我们大惊小怪,唯有母妃和静贵妃说的话他才会听听。

    果然,父皇没有把太医赶出去,还听了母妃的话,仔细的喝了太医煎的药。

    到了晚上,我又想起了阿箬,说来也怪,大概自去年三哥被封为太子后搬进东宫后,阿箬进宫的次数一月比一月少,可父皇又不许我随意出宫,以至于我竟已一月未见阿箬。

    我本以为舅舅去了江南,阿箬在家中无聊便会进宫同我玩,却等了大半个月也没等来。

    没法子,我只好又求父皇又求母妃,这才换来了一趟出宫的机会。可到了林府一问,阿箬她竟不在家,细细问询,原来她竟也随舅舅去了江南。

    我气得猛拍了一下大腿,早知如此,我自然说什么也要求父皇让我去江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