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月英显能

    话说初出茅庐的诸葛亮一番言语,说的陈龙心花怒放。诸葛用兵唯谨慎,不用险不用奇,虽然貌似无趣,却总能趋利避害,立于不败之地。

    此时几路侦查外围的特战组员,纷纷带来消息。城内东西门两座行营,兵力不过万人,主将实力并不强,按照黄盖的布置,在外围接应部队掩护下,应可一鼓而下,彻底控制长安四门。

    长安四野,张绣部队已经到位,张郃部队前锋也已经到达长安东门之外,马、魏延部队穿山越岭,尚未取得联络,但相信必定会及时阻隔西面勤王之敌。

    徐庶的部队在北大营,已经做好了冲击未央宫的准备,一旦黄盖和傅彤的部队动,徐庶将领兵率先占领未央宫外围通道,阻止蒋济带汉献帝外逃。黄盖一旦得手,会带张郃大部队进入长安,彻底围困整个未央宫,让汉献帝插翅难飞。

    计划如此周密,实力也不落下风,似乎万无一失,陈龙心里却总是有些不舒服,却一时想不出是遗漏了哪一点。

    想了想,陈龙命人去请张宁和诸葛亮,须臾几人同时到来,张宁身后还跟着小跟班黄月英。

    陈龙将手下即时汇报的情况介绍了一下,诸葛亮沉吟不语,张宁沉思道“长安未央宫是何时建成的”

    众人都愣了一下,一时冷场,忽然一个娇嫩的声音响起“未央宫乃是大汉的大朝正殿,建成于先高祖七年,由大相国文终候萧何监造。未央宫在前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

    自未央宫建成之后,我大汉历代皇帝都曾居住在这里,百姓多称为汉宫禁苑。

    未央宫规模宏大,宫殿建筑群相错落,里面说不尽的亭台楼榭,山水沧池,玉饰鎏金,雕梁画栋,连栋椽都是以清香而名贵的木兰,连梁柱都是以纹理而雅致的杏木,回廊栏杆上雕刻着清秀典雅的图案,青色窗棂上雕饰着古色古香的花纹。左为斜坡,以乘车上,右为台阶,供人拾级,础石之上耸立着高大木柱,紫红色的地面,金光闪闪的壁带,间以珍奇的玉石,其奢华豪雅似非人间所有。

    未央宫在龙原地势至高点,

    “形胜”乃是汉长安城、也是未央宫选址的基本思想,即山川地貌、地形地势优越,便于进行军事防御。

    据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九·渭水》所载,秦朝时有条黑龙从南山出,饮渭水,经过的路线后来变成山脉,长六十多里,头临渭水、尾达樊川。萧何建造未央宫,“斩龙而营之”,“山即基阙,不假筑”,除了防范水患的需要,还充分考虑了安全因素,地形、地势上来说,有了制高点几乎就有了制胜的基础;从心理因素上说,未央宫是国家的象征,大朝正殿位于帝都长安的最高点,正彰显了“非壮丽无以重威”。”

    黄月英一番侃侃而谈,大家都听的津津有味,黄月英说的口干舌燥,咽了口津唾继续道“未央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小雅·鸿雁之什·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诗中的“未央”作“未尽”、“不尽”、“未已”解。但关于《庭燎》一直有多种解读,“未央”一词涵义也因此偏差,且无定论。我朝“未央”多与“万岁”、“延寿命”等语汇同时出现,包含吉祥之义。如“长生未央”、“长乐未央”、“长乐未央延年永寿昌”等;在铜镜铭文中也大量出现,如“长相思,毋相忘,常贵福,乐未央”;“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结心相思,毋见忘”等。此外,“未央”也是最为多见的人名之一,上至于“侯”,下至于“奴”,都有以此为名号者。由此说明,“未央”、“长乐”是全国各个阶层通行的吉语,就是没有灾难,没有殃祸,含有平安、长寿、长生等意义,汉帝在此,望长生不老,既寿永昌!”

    张宁与黄月英相濡以沫多年,自然知道黄月英之贤不在诸葛孔明之下,见月英挥,心中甚喜,问道“好一座天下第一的未央宫!月英,可有何前尘往事可堪茶余饭后追忆”

    黄月英见陈龙的眼神也带着鼓励,露出少女娇憨微笑道“那可太多了!不过我最关心的,却是一则最最神秘而令人向往的传言!”

    这回轮到张宁微微愕然,笑道“还有这样的传言我怎么从未听说过。”陈龙点头,背后的年轻的诸葛孔明已经迫不及待的说道“月英快讲!”

    众人都提起了兴趣,等着听黄月英讲那传言。黄月英眼中露出精光和景仰,近乎梦呓般的声音说道“那就是传说中的《班书秘典》!”

    这回连诸葛亮都露出震惊的神色,脱口而出道“《班书秘典》!”

    “对!传说中这篇鸿篇巨制,就存放在未央宫石渠阁中!”

    黄月英缓缓说来,脸上神秘光芒未散“先祖师爷鲁国公输班,其人惊才绝艳,明无数,从工具到农机、从雨伞到兵器,如同神迹、不一而足。”

    “鲁班不仅能明东西,他还会写书。而他众多传世瑰宝之中,据说他把自己一生所学都全部写进了一本书中,而这本书的名字就叫《鲁班书》,又称为《班书秘典》。《班书秘典》被江湖中奉为经典著作,本应世世代代相传下去,但难以置信的是《班书秘典》竟然被列为之一,深锁在皇宫禁苑!传说这本书被施了魔咒,但凡看见这本书内容的人都无法善终。这样一来,反倒让许多没有见过鲁班书全貌的人更加忌惮和恐惧,而世间流传了更多关于《班书秘典》的恐怖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