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学校的时候,翁玉华曾经对苏回很好。

    在几年前,国内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犯罪心理学系,犯罪心理这门课程只是作为犯罪学院的副课设置。翁玉华讲授犯罪心理学这门课程,他对国内外的相关历史非常了解,在学术方面也有很多独到见解。

    在大学期间,翁玉华对苏回一直照顾有加,也对他有栽培之意。

    他带着苏回发表了在核心期刊的第一篇论文,把他引入了相关的学术圈子。

    后来,苏回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考取翁玉华的研究生。他提前两年完成研究生学业,临近毕业时,翁老师还问过苏回是否愿意留校任教。

    苏回那时候一心向往着学以致用,想要到一线去,翁老师就没有对他多加阻拦,还很支持他进入警局的选择。

    苏回快要毕业时,几处都对他伸出橄榄枝,其中有一些薪资待遇开得比华都要高,苏回和于烟见了两次面以后,最终选择在华都任职。

    师生一别,就是多年过去。

    如今再次见面,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这几年,苏回也听到过一些有关翁老师的消息。

    翁老师的妻子于三年前去世。

    自从半年以前,翁玉华一次中风之后,腿脚就不太利索,从此他出席重要的活动都是靠着轮椅代步,翁玉华的师弟随良逸对他照顾有加,一直陪在左右。两个人不止是师兄弟,工作的合作对象,更是生活之中的好友,他们一路帮扶着,走到现在。

    “苏老师也是来进行彩排的?”看到了苏回,随良逸笑了,低头对翁玉华说,“你看,我们两个努力了一辈子,到最后还是你这个徒弟争气,犯罪心理和刑侦实践相结合,屡破大案要案,就连我们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奖励,他都能够拿到手里。”

    苏回听得出来,这次评奖,随良逸是对结果有些微词的。

    他们这样的前辈还没得过的奖,他反而拿到了。

    翁玉华看上去脸色不是太好,有些疲惫,开口道:“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苏回一直是我的得意门徒。”

    然后他转头看向苏回,似是替随良逸解释:“苏回你做过那些事,破过那么多的案子,吃过很多苦,也该得到这样的回报。你师叔是替你高兴。”

    “谢谢随教授,谢谢翁老师。”苏回说着取出一个小盒子,“翁老师,今年您的六十岁生日我没能来得及去参加,所以买了个小礼物送给您。另外等下午颁奖礼后,我想请您一起吃个饭。”

    随良逸主动帮着接过了小盒子,放在翁玉华的手里。

    翁玉华打开,发现是一个小巧而精致的领带夹,看得出是金饰,材质很好。

    他的心头一动,伸出手把领带夹取出,夹在了领带上。

    翁玉华抬头对苏回道:“礼物我收下了,谢谢你。可是我们今天还要赶回去,就不和你吃饭了,等下次有机会吧。”

    看来,他们等下参加完自己的环节,就准备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