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南区,玛丽戴雅礼拜堂。

    这是一间朴素的社区礼拜堂,名字来自于一位在年间被吊死在波士顿公园的伟大女性。

    人们并不记得她究竟为何而死,却清晰地知道她因何伟大。

    她的那句“与追求真理相比,我的生命微不足道”的名言在波士顿家喻户晓,早已经跨越了时间,成为波士顿人为自由抗争的历史道标之一。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地人在建造社区礼拜堂的时候才会借用她的名字。

    哪怕在戴雅女士生存的时代,南区还是一片淤沙的滩涂地。

    哪怕戴雅女士追求的很可能是别的东西,应该不会去想奴隶是否也有权利追求自由。

    然而,让奴隶感悟自由,这正是玛丽戴雅礼拜堂建立的初衷。

    波士顿南区往往被波士顿人称作新区、制造区。

    这里的面积有北区的三倍,土地上汇集着连片新式的蒸汽工坊,曾是整个新英格兰最发达的制造业中心。

    等到波士顿独立之后,这里又成了新生美国最发达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日用,五金,衣饰,乃至枪炮,数不尽的原材料通过海陆交通来到这里,在氤氲的蒸汽下化作成品,又经由泊满整条海岸线的商船输送到世界的角角落落。

    世纪末,美国工厂的金字塔生态其实非常有意思。

    有技术和学养的白人充当管理者和工头,独自占据金字塔的塔尖,接下来是构成主干的破落户和童工,最底层,同时也最多的,则是经营者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起来的奴隶们。

    黑人、白人、印第安人……偶尔还有来自亚洲的土著和自以为漂洋淘金的东方来客。

    工业毕竟是比农业复杂得多的生产行为,对生产者的要求更高。

    经营者收集奴隶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们却日渐发现种植园式的管理模式并不能节约他们的成本。

    主要是工人们普遍缺乏主观能动。

    缺乏主观能动的工人们学习效率低下,技能熟练的速度慢得令人发指。

    一个工头能做的事需要五个破落户,一个破落户能做的事需要三个童工,一个童工能做的事需要两个东方客,一个东方客能做的事需要三个白奴,或是五个彩色奴隶,或是二十个亚洲土著……

    奴隶们睁着麻木的眼睛在工坊中劳作,一天也看不出多少产出,却绝不会因此就忘记饥饿。

    他们吃得比谁都多。

    哪怕食物只是由木屑和土烤制出来的黑面包,本想节流致富的绅士们也开始觉得不堪重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