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卿凌问道,她觉得这个风铃,未必能安慰到公主,这都是小孩子喜欢的玩意。
“你告诉公主,是一位得道高僧做的,风铃的铜管里头,都刻着经文,只要把风铃挂在窗边,风一吹,风铃一响,就仿佛有人在为亡人念经,而逝去的魂魄,就会依附在风铃里头聆听福音,魂魄得以安宁。”
元卿凌诧异,“那岂不是告诉公主,贤妃的魂魄会依附在风铃里头?”
冷四爷侧头,“是这么个意思嘛?”
“就是这个意思,”元卿凌仔细看了看铜管里头,果然见里头刻着一些经文,字迹很小,但是笔画清晰,也不知道是怎么刻上去的,因为铜管只有尾指大,里头竟都刻满了,“是哪位得道高僧做的?
竟如此细致,咦?
刻的是心经吗?
这里是刻错字了吗?
观自在菩萨,不是观自在罗刹,我的天啊,这位得道高僧是谁啊?”
“错了?”
冷四爷讶异地凑过来看了看,果然是看到观自在罗刹,他有些尴尬,“这个,不拘泥于形式,意思到了就行。”
“这位高僧不会是您吧?”
元卿凌问道。
冷四爷寒着脸,“丢你人了吗?”
说完,背着手走了。
元卿凌哭笑不得,这件“赝品”送不送?
不过,四爷很少会花些心思讨好人,看得出他是疼惜宇文龄的,既然是一份心意,那就姑且带到。
她带着阿四和蛮儿去,还带上了点心们。
元卿凌入宫,自然得去拜见她和皇太后。
皇太后精神不好,病恹恹的干脆不起来,元卿凌带点心们进宫,就是为了安慰她。
所以,这边拜见过,点心们就爬上了床去黏着皇太祖母。
太后见了这三颗眼珠子,脸上的愁容才算消除,应了嬷嬷的话起来陪孩子们说话玩耍。
皇贵妃如今住在凤起宫,宇文龄也跟着住在这里,出嫁也得从这里出嫁。
“你告诉公主,是一位得道高僧做的,风铃的铜管里头,都刻着经文,只要把风铃挂在窗边,风一吹,风铃一响,就仿佛有人在为亡人念经,而逝去的魂魄,就会依附在风铃里头聆听福音,魂魄得以安宁。”
元卿凌诧异,“那岂不是告诉公主,贤妃的魂魄会依附在风铃里头?”
冷四爷侧头,“是这么个意思嘛?”
“就是这个意思,”元卿凌仔细看了看铜管里头,果然见里头刻着一些经文,字迹很小,但是笔画清晰,也不知道是怎么刻上去的,因为铜管只有尾指大,里头竟都刻满了,“是哪位得道高僧做的?
竟如此细致,咦?
刻的是心经吗?
这里是刻错字了吗?
观自在菩萨,不是观自在罗刹,我的天啊,这位得道高僧是谁啊?”
“错了?”
冷四爷讶异地凑过来看了看,果然是看到观自在罗刹,他有些尴尬,“这个,不拘泥于形式,意思到了就行。”
“这位高僧不会是您吧?”
元卿凌问道。
冷四爷寒着脸,“丢你人了吗?”
说完,背着手走了。
元卿凌哭笑不得,这件“赝品”送不送?
不过,四爷很少会花些心思讨好人,看得出他是疼惜宇文龄的,既然是一份心意,那就姑且带到。
她带着阿四和蛮儿去,还带上了点心们。
元卿凌入宫,自然得去拜见她和皇太后。
皇太后精神不好,病恹恹的干脆不起来,元卿凌带点心们进宫,就是为了安慰她。
所以,这边拜见过,点心们就爬上了床去黏着皇太祖母。
太后见了这三颗眼珠子,脸上的愁容才算消除,应了嬷嬷的话起来陪孩子们说话玩耍。
皇贵妃如今住在凤起宫,宇文龄也跟着住在这里,出嫁也得从这里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