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黄金之国的传说

    12世纪,位于奥州的寺院建起了一座金色大殿,日本人建造了一座高度为15.8米的大佛像,当时这尊大佛像使用了约439公斤的奥州黄金,金碧辉煌的大佛像,曾向各国的使节团以及来自中国的佛僧炫耀日本的富有。传说中的黄金之国正在开始渐渐地的商人口中流传开来,贯穿日本的历史,很多篇章都留下着黄金的浓墨重彩。

    当刘淮麾下将领刘懋和刘正攻入奥州,杀死反抗的大名的时候,他们被城中的收藏震惊了,数代家族延续下来的财富相当可观的。此时关东地区的黄金才刚刚开采不久,而奥州的黄金早就闻名于世,开采了数百年之久,所以在奥州本地的贵族的收藏是惊人的,过多的黄金导致在奥州的兑换率和白银一样廉价。

    当时刘懋和刘正商议后,立刻麾兵袭卷了整个奥州,贵族、土豪无论大小皆不放过,忠心耿耿的二人为了给刘淮收集军资,甚至纵兵洗劫富户,大肆收刮,所有的士兵被要求必须要将劫掠而来的财物上缴六成,为了取得更多的财富,武士和足轻们疯狂掠夺,在东瀛的西北掀起血雨腥风。

    黄金、白银和各种财货堆积如山!在刘懋和刘正的授意下,一系列疯狂的掠劫,每个士兵都赚的盆满钵满,事后,据统计,整个奥州地区的人口减少了近四成。

    当二人派出的运输战利品的队伍抵达了京都时,整个京都震动了!连绵十几里的车队,满载着东国大名、贵族、和土豪历代收刮而来的收藏,无数黄金、白银和奇珍异宝堆满了车辆,由整整五千名武士,二万足轻的护卫着。

    六波罗探题府内,刘淮看着长达数十页的厚厚清单时候,也大感意外,日本的西北也有如此的贵金属储量,让刘淮觉得不可思议,于是连忙招来佐藤业连询问。

    “西北奥州黄金产量有多少?”刘淮开门见山的问询道。

    “主公,西北奥州黄金产出无法估计,即使幕府时代每年也只有几十公斤的黄金从奥州运往京城和镰仓,大大小小矿产基本都掌握在当地土豪手里,幕府直接控制的不足三成。”佐藤业连作为镰仓幕府的家老,对幕府财政了如指掌,但是也无法估计奥州的黄金。

    “既然如此富有,怎么不收回管理?”刘淮不解。

    “主公,就是因为太多了,在西北黄金还不如铜钱好使!而且奥州势力组成相当复杂,随意处置大名会引起天下震动。”佐藤业连恭恭敬敬的回答。

    如此多的财富,在物产不丰的日本,相当掉价,因为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你想要的东西,这笔巨大的财富只有中原才实现它应有的价值。

    “现在奥州尽入我手,大小势力皆被消灭,如果加大开采,每年应该能够产出上百公斤的黄金吧?”刘淮关切的问道。

    “这个?属下不敢确定,奥州的砂金开采多年,遣唐使的时候就大规模的使用奥州出产的砂金,并且向唐朝进贡了大量黄金,如此已经几百年过去了,从奥州运往京城和镰仓的黄金比起几百年前已经大幅减少了。”佐藤业连回答道。

    原来早期日本,不毛之地,文明尚未开化,为系统地引进当时中国唐朝的先进的文明,向唐朝中国派遣遣唐使、留学生以及僧侣,而没有任何特产的日本,黄金无疑成为日本这一文明引进项目的经济支柱,在公元804年日本派遣的遣唐使中,遣唐使的旅居费用为约7.5公斤砂金,副大使约为5.6公斤,使节团有500人之多,人人都携带大量的砂金,而使团之外的大量留学生和僧侣也长期旅居中国,为了吸收唐朝文明,日本无疑投入了数量庞大的黄金。

    黄金在日本购买力很低,只比白银略强一点,但是在物产丰富的中原就不一样了,富裕的日本人涌入唐朝京城的消息不胫而走,并传到旅居在广州的伊斯兰商人耳中,接着,消息又传到了西亚。商人们对黄金讯息嗅觉敏锐,当时,很多伊斯兰商人乘坐独桅三角帆船相继前往中国做生意,据说当时住在广州的伊斯兰商人达12万人。九世纪后半叶,伊斯兰地理学者伊本?霍尔达兹贝曾记录了在中国关于黄金之国(指倭国)的所闻,记录中说夸张的说倭国人喂养的狗的链锁、猴子的项圈都是用黄金做的,这便成为了后来黄金之国——倭国的传说的起源。

    无疑此时奥州的砂金已经消耗了大半,产量逐渐下降,不过,刘淮保守估计还可以开采上百年,加上关东地区,甲斐、信浓等国内拥有最多的金山,九州的南部也还有巨大的高品位金矿,另外还有石见银山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在这个时代,刘淮所占据的东瀛无疑是个巨大的聚宝盆。

    如此多的财富,是将来问鼎天下的资本!

    临安

    元军过江的消息传到这个南宋的国都,所有的宋人都震惊了,他们不敢相信,江面上异常强大的水师也无法阻挡蒙古人,如今耗费无数钱材打造的舰队居然损失大半,适得长江最后的防线丢失,让朝**下震动不已。

    谢国明此时刚刚抵达临安,原本旅途航行疲惫不堪的他打算回府休整,但是听闻蒙古人过江的消息,立刻马不停蹄的直奔皇宫。

    威严的皇宫门前,殿前司营的士卒将这个毫不起眼,干瘪的老头拦了下来,然而谢国明不紧不慢的掏出一面金牌,拦路的士卒瞬间表情变得异常恭敬,凭借这个面金牌,谢国明越过层层皇城城门,穿过无数宫室殿宇,直入宫廷深处。

    此时,掌握南宋帝国的最高权力的不是皇帝,而是一个女人,还是谢家的女人。在1274年七月的时候,南宋恭帝即位,然而仅5岁的恭帝年幼,应众大臣屡请,太皇太后谢道清垂帘听政,执掌至高无上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