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保媒拉纤(2/3)
这才问:“易师爷家里是什么情况?”
顾子楷心中惊涛骇浪一般,不过面上还稳得住,想了想,老老实实的回答。
原来这位易师爷当初跟顾长卿在同一座书院里读书,这位易师爷也是个十分有才华的人,当初很多人都看好他,觉得春闱肯定会榜上有名。
没曾想,春闱前的除夕,易师爷家却走水,易师爷虽然命大逃了出来,可他的手臂却被倒下来的房梁砸中,伤了经脉,从此无法提笔写字了。
这要走科举一途,不能带残疾,尤其是不能写字,自然就不能参加春闱了,当时书院的同窗和师长们都替他扼腕不已。
他也消沉了几年,后来才慢慢振作起来,遍地寻了名医,勉强那右手能提笔了,只是不能超过一盏茶的时间。
科举之路算是彻底断绝了,好在他还有个举人的名头,家里也颇有些资产,日子倒也过得去。
彻底没了希望后,他倒是放开了,右手不能写字,就开始苦练左手,后来左手写出来的字也不比以前右手写的字差了。
加上他本身擅长书法字画,改成左手后,倒是也颇得了一些名声。
加上他同窗中,颇多为官的,见他闲居在家,都可惜他当年的才华。恰好有一人,易师爷以前曾经欠过他一些人情,他外放为官,心中忐忑,就厚颜请易师爷襄助一二。
易师爷想还这个人情,加上在家赋闲也确实无聊,也就答应了。
跟着去了任上,倒是历练出一番名声来。
后来还曾经给几位外放巡抚,封疆大吏也做过师爷幕僚,在师爷圈子里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后来年纪大了,加上父母年岁已高,便辞了馆回家侍奉父母。
再后来,易师爷的父母都相继去世,他却以守孝的名义,再不出山了。
如今肯答应顾长卿的请托,来照拂引导顾子楷,实乃是顾子楷的福气。
至于他的家人,听说他当年本是定过一门亲事,因为伤了手腕,不能科举后,那门亲事就黄了。
易师爷的父母倒是着急,可也心疼儿子,不忍心逼迫。
后来还是易师爷跟着人在外地上任的时候,倒是娶过一房妻子,也生了两个儿女。
他这个儿子读书却没有他的天分,不过有他调教着,这么些年了,也中了三甲,虽然是个同进士,可也寻了门路,外放为官了。
至于那个女儿,早就嫁人了,听说嫁得是京城人家。
易师爷的妻子,在他回京城侍奉父母之前,就已经亡故了,这么多年了,他倒是洁身自好,也没再续娶。
身边也只有一个姨娘,听说还是当初易师爷亡故的妻子的贴身丫头,收在身边,也只是照顾他的一双儿女。
顾子楷心中惊涛骇浪一般,不过面上还稳得住,想了想,老老实实的回答。
原来这位易师爷当初跟顾长卿在同一座书院里读书,这位易师爷也是个十分有才华的人,当初很多人都看好他,觉得春闱肯定会榜上有名。
没曾想,春闱前的除夕,易师爷家却走水,易师爷虽然命大逃了出来,可他的手臂却被倒下来的房梁砸中,伤了经脉,从此无法提笔写字了。
这要走科举一途,不能带残疾,尤其是不能写字,自然就不能参加春闱了,当时书院的同窗和师长们都替他扼腕不已。
他也消沉了几年,后来才慢慢振作起来,遍地寻了名医,勉强那右手能提笔了,只是不能超过一盏茶的时间。
科举之路算是彻底断绝了,好在他还有个举人的名头,家里也颇有些资产,日子倒也过得去。
彻底没了希望后,他倒是放开了,右手不能写字,就开始苦练左手,后来左手写出来的字也不比以前右手写的字差了。
加上他本身擅长书法字画,改成左手后,倒是也颇得了一些名声。
加上他同窗中,颇多为官的,见他闲居在家,都可惜他当年的才华。恰好有一人,易师爷以前曾经欠过他一些人情,他外放为官,心中忐忑,就厚颜请易师爷襄助一二。
易师爷想还这个人情,加上在家赋闲也确实无聊,也就答应了。
跟着去了任上,倒是历练出一番名声来。
后来还曾经给几位外放巡抚,封疆大吏也做过师爷幕僚,在师爷圈子里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后来年纪大了,加上父母年岁已高,便辞了馆回家侍奉父母。
再后来,易师爷的父母都相继去世,他却以守孝的名义,再不出山了。
如今肯答应顾长卿的请托,来照拂引导顾子楷,实乃是顾子楷的福气。
至于他的家人,听说他当年本是定过一门亲事,因为伤了手腕,不能科举后,那门亲事就黄了。
易师爷的父母倒是着急,可也心疼儿子,不忍心逼迫。
后来还是易师爷跟着人在外地上任的时候,倒是娶过一房妻子,也生了两个儿女。
他这个儿子读书却没有他的天分,不过有他调教着,这么些年了,也中了三甲,虽然是个同进士,可也寻了门路,外放为官了。
至于那个女儿,早就嫁人了,听说嫁得是京城人家。
易师爷的妻子,在他回京城侍奉父母之前,就已经亡故了,这么多年了,他倒是洁身自好,也没再续娶。
身边也只有一个姨娘,听说还是当初易师爷亡故的妻子的贴身丫头,收在身边,也只是照顾他的一双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