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8.1级地震,灾区包括东京、神奈川、静冈等地,造成15万人丧生,300多万人无家可归。

    地震导致大量工厂倒塌,企业票据无法结算,经济随之瘫痪。

    为了避免发生金融危机,9月7日,政府发布了延期支付令,允许受灾地区的债务结算期限延长30天。27日又发布了《震灾票据贴现损失补偿令》,规定银行持有的与受灾地区有关的票据由日本银行进行二次贴现,而日本银行如果不能收回融资,政府将补偿最高1亿日元。

    这样一来,银行和政府积累的巨额债务,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虽然地震导致的经济瘫痪,由于救灾及时,没有带来金融危机,但是政府采取的救灾措施却为日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在日本银行二次贴现的票据中,不仅包括震灾票据,还包括了大量与震灾无关的不良债权。

    这些不良债权,大多数是由于企业在战争时期不加限制的融资,而战后却无法偿还所致。

    同时,从制度层面来讲,一战爆发前,政府为了鼓励民间成立银行,取消了银行资本金限制。

    没有了资本金限制后,资本家纷纷用多余的资金成立银行,吸收存款向特定企业发放贷款。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发展的根基并不稳固。

    截止到1924年3月,日本银行二次贴现的票据达到4.3亿日元。其中,到宽限期结束还没有结算的不良票据达到了2亿日元。

    1927年1月,为了防止大规模的金融崩溃发生,日本政府开始了清理震灾票据的工作,但这使得持有不良债权的银行出现了信用危机。

    戏剧性的一幕是,片冈直温在议会上误说东京渡边银行面临破产,立马引起东京等地区出现银行挤兑现象,金融恐慌情绪不断高涨。

    恐慌爆发是在3月27日这一天,由于台湾银行终止了对铃木商店的融资,导致铃木商店破产。

    这一事件引发了恐慌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人们开始对台湾银行的信用产生怀疑。

    之后以三井银行为代表,多家大型银行纷纷从台湾银行撤资,因同业资金周转困难,台湾银行面临破产危机。

    日本政府试图拯救台湾银行,但遭到反对,导致这家银行最终停业。

    这更是加剧了国民对金融体系的不信任,4月中旬,银行挤兑现象蔓延至全国,多家银行宣布破产。

    4月20日,高桥是清出任财政部部长后,由政府担保,对台湾银行进行了2亿日元的特别融资,避免了台湾银行的破产。

    同时对其他银行进行共计18.68亿日元的特殊融资,这场恐慌在5月份才得以平息。由于恐慌发生在昭和年间,因此这场金融恐慌也被称为“昭和恐慌”,日本东京股票交易所的股价从139.71点下跌到了89.72点。

    3、世界经济危机与高桥财政

    一战爆发后,各国禁止了黄金的出口,国际金本位制暂时停止。战后,各国陆续恢复金本位制,但是日本的金本位制度恢复却异常困难。

    这是因为,实施金解禁政策以及维持金本位制度,需要国际收支长期处于顺差状态,而战后日本的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为了缓解这一局面,1929年6月,滨口雄幸内阁上台后,提出取削减财政支出和节约消费的政策来,目的是要抑制国内需求,减少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