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电影,投资大,自然而然地面临的风险也更大,而网络电影,投资小,自然回本的压力也更小,他们需要顾虑的东西也更少。

    这也就导致了,院线电影不可能去选之前的熊军这样的一文不名的武替来担任主要角色,因为没有票房号召力,可是偏偏市场上,适合这类的电影的演员,却很少,结果就导致了,名气有了,但是实力却很难匹配。

    效果自然而然地可以想象!

    相比之下,网络大电影就不同了,他们请不起那些知名的明星,所以更加偏向实用性和性价比,像武替啊之类的,不要说重要角色了,就算是男主角,也不是不能接受。

    所以,效果反而更好!因为这类的武侠片,观众已经被《黄飞鸿》系列弄的嘴巴刁了不少。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网络大电影,通常创新什么的,还真的不担心风险,所以往往能给人带来一些不小的惊喜,相比起来院线电影就有些缩手缩脚了。

    毕竟不是什么导演都有李易这样的魄力,而有这样的魄力的导演,也很少会去拍跟风之作,结果就导致了眼下的局面。

    “所以你的意思是拍其他的“英雄”?”赵光明问道。

    李易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不一定要是其他的“英雄”人物,其实关键还是在于电影的内核!”

    “内核?”赵光明有些哑然。

    “是的,内核,《黄飞鸿》是一种另类的主旋律,我们现在很多人拍电影,喜欢拍主旋律,因为大家爱看了,可是实际上呢?这类的电影真的他们拍的比过去的好吗?未必吧?网络上很多以前被大多数人不屑一顾的主旋律电影,现在的口碑却慢慢地开始上升,为什么?因为时代不同了啊!”李易笑着也颇有些感慨地道。

    过去那些主旋律电影,其实真的有那么多槽点吗?或许有,但是现在的这些主旋律电影,大卖的主旋律电影,真的就没有了那些槽点吗?

    其实还真不是!

    只是因为就像李易说的那样,时代不同了!

    当观众开始看腻了时下的主流的主旋律电影,那么就该给他们换换口味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时代的“主旋律”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比如民国,比如清末民初,等等,可以说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可以拍了,有太多太多的文章可以做了。

    就如同影评人对《黄飞鸿》三部曲的解读一般。

    “为什么《黄飞鸿》三部曲被越来越多的影迷追捧,甚至奉为经典?

    窃以为,是李易导演将各方面的因素、主题都完美地都熔于一炉,亦庄亦谐,亦雅亦俗,可以娱乐,又不失严肃。

    他用电影的形式来探讨华国传统文化、思想、人性、宗教、信仰、人生价值等深刻的哲学议题,可谓博大精深;难得的是又同时拥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可以吸引有着猎奇心理的大众之余,更足以让众多编剧们汗颜;无论是怀着娱乐的心情的消遣式的影迷,还是本着研究的态度的解剖式的影评人去观看,都会忍不住爱不释手,拍案叫绝。

    《壮志凌云》,《男儿当自强》,《狮王争霸》三部曲在炫目好看的拳脚招式,激动人心的打斗比拼之中,还有着深刻的历史反思。窃以为李易导演是在借着这个系列电影表达了他自己的历史观,表达了他对晚晴华国在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时的历史命运的思考。可以说,李易导演的黄飞鸿系列有着比一般黄飞鸿电影有着更为严肃的内核。

    他的看法有别于历史教科书上传统的论调,尤其在对待西学东渐,中学西化——同时也包含着西学中化的过程的问题时,他表现出了更为谨慎与科学的态度。

    或许是因为港岛曾经在鹰国殖民统治下长达一百多年,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制度、经济体制、文化观念、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等方面都与内地有较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