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室通明,光色昡曜。

    绿釉走兽纹博山炉中延烧的沉水香,高烟杳杳,浓腴如练,丝丝缕缕地扶摇直上,渐渐化作一片虚无。

    正襟危坐于光影中的少年,丰神俊朗,风范凝正。

    他声如凝霜青竹,劲挺而清朗。

    “儿臣浅见,还望廷尉见谅。

    子若弑母,实属大逆。

    但此案中,防年为何弑母?

    因为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且继母如母的前提,乃因其为其父再娶之妻。

    今继母杀父,母恩已绝,怎能将其再视作防年之母?

    所以儿臣以为,此案宜与杀人同,不宜以大逆论。”

    如此一席话下来,纵是对汉律谈不上精通的阿娇,都不觉默然颔首,认为言之成理,当为正解。

    就更别说主掌廷尉的张欧了,他早在刘彻说到“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时,便如醍醐灌顶般大悟过来。

    而后,刘彻每说一句,他脸上的惭服之色便重一分。

    天子却只是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缓声问刘彻道:“说完了吗?”

    刘彻颔首:“儿臣说完了。”

    天子这才把目光转向张欧:“太子这话,廷尉以为如何?”

    阿娇万万没有想到,张欧闻言,竟肃然起身,顿首伏席,侃然正色地回禀道:“太子赐教,臣心悦诚服。

    臣忝窃九卿,竟疏忽至此。

    臣深感愧怍,还望陛下赐罪。”

    说罢,以手触地,一拜不起。

    汉室君臣,向来是同舟共济,从道不从君的。

    阿娇听说过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的周亚夫,也见识过因废太子数争不得,而推病隐居的窦婴。